
青瓷五管瓶是龍泉窯非常有特色的產品,又稱多管瓶,是流行于宋代的一種瓶式,因瓶肩部各面分布著直立的多棱形或圓形管而得名。有五管,六管,十管,十五管等多種制式。

五角蓋瓶 唐代 龍泉青瓷博物館館藏

五管瓶 五代 龍泉青瓷博物館館藏

五管瓶 五代 1988年劍池街道宏山村出土

七管瓶 五代 1980年查田鎮墩頭村出土

五管瓶 北宋 1972年查田鎮墩頭村出土

五管瓶 北宋 龍泉青瓷博物館館藏

五葉雞鈕蓋瓶 北宋 1980年查田鎮墩頭村出土

五葉狗鈕蓋瓶 北宋 1980年查田鎮墩頭村出土
目前,我們見到的龍泉窯燒造的五管瓶最早可追溯到五代時期。北宋時期,五管瓶大量燒造,種類豐富,品種繁多,裝飾多樣。就器蓋而言,有葫蘆鈕、蓮花鈕、振翅的小鳥、打鳴的公雞、仰吠的小狗;就小管數量而言,有四管、五管、六管、七管,其中五管最為常見;就管口形狀而言,有圓形、花形,還有的不是管狀的,而是葉形的,有五葉、四葉等;就裝飾而言,有篦劃紋、蓮瓣紋、素面無紋。南宋時期,五管瓶漸少,出現了堆塑龍瓶、虎瓶之類的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