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做人人爽,欧美色在线,一个人的高清视频www,69xxxx女人,啊用力点国产嗯快在线观看,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背景: 閱讀新聞

文房琴爐聞幽香






[日期:2016-08-12] 來源:中國瓷網   作者:綠寶石 [字體: ]

在文房用具中,琴爐是個不能缺少的重要物件。中國社會自古重視音樂,孔夫子制六藝其中就有“樂”。古代宴樂場上、文人學士的書齋中,都離不開琴、瑟、箏、簫。為了營造高雅清香的環境,同時也為了便于計時,在彈、吹樂器時都要燃香助興,于是專門為撫琴彈箏用的小型香爐也就應運而生,并且起了一個極雅的名字——琴爐。

琴爐,琴制式樣,古來有之琴爐,人們都會冠以“小”字,呼之曰“小琴爐”,琴爐與香爐的區別就在這個“小”字。一般來講,口徑在10厘米左右稱琴爐,以其可置于掌中把玩,口徑15厘米以上叫香爐。琴爐對古代文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無論是調琴、讀書、禮佛,爐中的檀香,可辟除雜念,導人入靜。琴爐燃香一次一支,故爐體要小巧玲瓏,置于琴桌前更顯雅致。

焚香撫琴,寄“高山流水”之寓,悠悠琴韻,裊裊幽香,此乃中國古代文人的雅趣和情懷之所在。白居易詩云“閑吟四句偈,靜對一爐香”,以及謝惠連的“燎薰爐兮炳明燭,酌桂酒兮揚清曲”,無不表達出古代文人對于“香”以及香爐的欽慕與愛戀。

在中國文化中,“香爐”有著獨特的審美意趣。置于書桌,則思騖八極,文如泉涌;放于琴案,則胸中溝壑,地動山搖。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一縷沉香,裊裊不絕,洇染出一幅中國文化獨特的剪影。

 

 (圖片來源:綠寶石藝術陶瓷館

 

收藏 推薦 打印 | 錄入:綠寶石 |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