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陶瓷
陶瓷可以說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統稱。
中國工藝美術史告訴我們,原始社會就有了陶器工藝,從奴隸社會就開始了陶瓷工藝的歷史,陶瓷是中國傳統工藝中最重要的工藝品種之一。
通過對什么是工藝美術,工藝美術在文化產業中的地位,工藝美術的分類和陶瓷的簡要介紹,可以幫助我們充分理解鈞瓷文化產業的內涵和外延。
三、禹州鈞瓷文化產業的現狀
(一)禹州市神垕鎮被授予“中國鈞瓷之都”。
禹州市是中國鈞瓷產品的發源地及重點產區,為了提高我省鈞瓷的社會知名度,2003年原省經貿委、省輕工行業辦、聯合下文開展申報工藝美術特色區域的活動。根據禹州市神垕鎮政府的申請,經專家評審,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神垕鎮為“中國鈞瓷之都”。通過“中國鈞瓷之都”稱號的授予,使禹州對外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
(二)禹州鈞瓷文化產業的標準制度建設。
現在鈞瓷行業已出臺了《鈞瓷生產標準》、《中國鈞瓷名窯評比暫行規定》、《陶瓷裝飾工國家職業標準》、《陶瓷裝飾工培訓教材》、《河南省中國鈞瓷精品展評會方案》。
(三)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鈞瓷)隊伍的現狀。
現在從事鈞瓷造型設計、制作的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共有49名,1989年由河南省輕工廳認定的有1名,2001年由河南省輕工行業辦認定的有2名,2002年至今由河南省中小企業服務局認定的有46名。大師的平均年齡45歲。
(四)每年一屆的中國鈞瓷文化活動加大了鈞瓷的宣傳力度,是鈞瓷文化產業對外展示和交流的平臺。
1、2004年舉辦“首屆河南省中國鈞瓷精品展評會”。
搞好鈞瓷產品的創新,提高我省的鈞瓷產品整體水平,對鈞瓷行業的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和巨大的推動作用。
2004年11月18日河南省中小企業服務局、河南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河南省“中國鈞瓷”評定委員會和禹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了“首屆河南省中國鈞瓷精品展評會”,展示了我省鈞瓷行業的精品,給鈞瓷行業的同行提供觀摩研究的機會,推動了鈞瓷行業朝著重質量、重繼承、重創新的道路健康發展。這屆展評會共有60家企業和個人參加,參評作品850件,評出珍品90件。
2、2005年舉辦“中國鈞瓷文化宣傳周”活動。
在成功舉辦了2004年“首屆河南省中國鈞瓷精品展評會”后,為了加大禹州對外的宣傳力度,拉動經濟的發展,2005年,河南省中小企業服務局、河南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河南省“中國鈞瓷”評定委員會和禹州市人民政府又共同舉辦“中國鈞瓷文化宣傳周”活動,禹州市人民政府并將此活動寫入了200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2005年中國鈞瓷文化宣傳周的活動保留了“河南省中國鈞瓷精品展評會”,增加了11月18日的“中國鈞瓷文化宣傳周活動開幕式”,參觀了“鈞官窯遺址”和“中國鈞瓷(柴窯、煤窯、氣窯)燒成工藝展示”,開展了“河南省陶瓷手工成型工技能大賽”、“2005年中國鈞瓷名窯評選活動”、“‘我愛禹州,我愛鈞瓷’冠名征文比賽活動”等活動。
通過宣傳周七項活動的開展,有力地推動了禹州鈞瓷的發展。
3、2006年舉辦第三屆中國鈞瓷文化節。
2006年中國鈞瓷文化節的活動主要有五項。一個開幕式活動,一個三省聯合的活動,一個省級的大賽,一個市級的大賽及鈞瓷產業發展研討會。
第三屆文化節活動有以下幾個特點:
(1)為了打造“鈞瓷文化”的品牌,在前兩屆活動的基礎上,將本屆活動定為第三屆中國鈞瓷文化節,表明這項活動每年都要開展一次。
(2)第三屆中國鈞瓷文化節活動邀請了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國家級協會)做為主辦單位,是為了將文化節活動辦大做準備。
(3)邀請浙江、河北、河南三省的行業協會將“中國五大名窯陶瓷作品展”活動放在禹州召開,一是可以與同行切磋技藝,二是可以擴大中國鈞瓷文化節活動的影響。嘗試一下辦文化節的不同模式。
(4)“河南省工藝品、旅游品設計大賽暨鈞瓷創新作品展評會”主要評創新作品,目的是加大鈞瓷創新的力度,給我們的大師和院校的老師增加一起探討鈞瓷發展的機會。
(5)“許昌市陶瓷行業職業技能大賽(手拉坯、造型設計)”主要是為了提高職工學習技術的積極性,保證鈞瓷產品的質量。
綜上所述,禹州的鈞瓷文化產業,有一個叫的響的名字“中國鈞瓷之都”,有一套標準制度,有一批省級工藝美術大師隊伍,有一個對外宣傳活動的平臺——中國鈞瓷文化節活動。這所有的一切,給我們下一步發展鈞瓷文化產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抓住歷史機遇、加快發展鈞瓷文化產業
(一)發展鈞瓷文化產業時機已經成熟。
1、中國的“工藝美術品消費時代”已經到來,由此會帶來行業的振興,發展趨勢將出現國內的規模消費拉動國際市場的繁榮。這個判斷的依據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我國的經濟增長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必然帶動工藝美術品的消費提升,目前的各種機遇正在帶動市場大規模擴展。二是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以中華優秀文化為內涵的工藝美術品的需求正在持續上升,國際收藏投資熱點必然會轉向以世界一流工藝水準制作的中國工藝美術品。三是發展工藝美術產業,我國有排他性的優勢條件,既可以提高我國的綠色GDP規模,又可以低成本大批安置人員。
2、省八屆黨代會提出加快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跨越、加快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資源強省跨越。加快禹州鈞瓷文化產業的發展對實現兩個跨越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3、《河南省振興工藝美術產業實施綱要(2006—2010)》是我省建國以來由政府頒布的第一部振興工藝美術產業的綱要。《振興綱要》的出臺是在中央促進“中部崛起”和我省建設文化強省的大背景下頒布的。《振興綱要》的頒布標志我省的工藝美術產業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振興綱要》明確了發展鈞瓷文化產業的目標和任務。
(二)加快發展鈞瓷文化產業,要解放思想,轉變老的思維模式和管理方法。
我認為可以把鈞瓷文化產業做為一個虛擬企業來進行管理。這是講的“虛擬企業”和“管理”,是一種思維方式。如何把鈞瓷文化產業當做“虛擬企業”來抓,主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1.建立一個機構,這個機構統領協調鈞瓷文化產業的發展。這個機構可以申請鈞瓷的證明商標,把生產鈞瓷、銷售鈞瓷的廠家、商家以及鈞瓷文化產品的生產和服務管起來。
2.建立社會化服務體系,為企業創造公開、公平、公正發展的機會。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基本框架可以按服務主體和服務性質由以下三個層面構成:(1)政府公共服務。政府各部門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提供的職能服務;政府各部門轉變職能推出的公共服務項目;各級財政資金扶持、支持的服務項目。(2)公益性服務。公益性服務機構受其主管部門委托提供的非營利性服務;行業協會、商會、聯合會等社會組織向政府反映中小企業的需求和建議,按政府要求和企業需要開展的行業自律和依法維權服務。(3)商業性服務。社會各類中介機構以及科研院所、大專院校按市場規律從事的商業化服務。
3.要針對鈞瓷文化產業研究出臺政策。比如說,關于產業人才的培養,政府可以出資或出臺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辦培訓班,人才培養后可以到企業去工作。大師的帶徒補貼等。
4.政府加大對鈞瓷的宣傳推廣力度。組織參加政府部門和行業組織的展會,以及在主流媒體上宣傳。
(三)政府和行業一起打造“中國鈞瓷文化節”活動的品牌。
今年的第三屆中國鈞瓷文化節活動,政府加大了支持力度,我們還要研究明年的活動如何開展,文化節的活動方式和方法,運作的模式等,要打造鈞瓷文化的品牌,形成鈞瓷文化產業,需要政府、行業、企業和大師的共同努力。
(四)開展好各類活動,促進鈞瓷文化產業的發展。
1、競賽活動。例如:工藝品、旅游品設計大賽、手拉坯技能大賽。
2、評比活動。例如:中國鈞瓷精品展評會、河南省杰出手工藝品獎章、中國五大名窯陶瓷作品展、中國鈞瓷名窯評選活動。
3、宣傳活動。河南工藝美術館是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對外展示和交流的平臺。2006年搞了“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展”、“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展”、“鈞瓷名家助殘義賣活動”,通過各種宣傳活動提高了大師的社會知名度。河南工藝美術館集中展示了河南的工藝美術品,各級領導看過后,都為我們河南有這么好的技藝精湛的工藝品而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