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束腰形枕。枕的側面為正方形,其余四面均勻內曲。典型標本為:
1.1969年洛陽出土三彩詩詞枕,枕頂正方形,上飾黃地、綠葉、白色五瓣花朵,枕身四面刻暗褐色行書北曲小令,詞牌為“慶宣和”“賞花時”“落梅風”。
2.1976年洛陽出土三彩詩文枕,枕面四面正中開光綠地內刻劃北曲小令四首。
3.日本松岡美術館藏,與上述兩件類似,應同為洛陽地區出土。
這類詩文枕集中出土于洛陽地區。詩文枕種類繁多,但有紀年的卻很少,它們的生產年代基本集中在12世紀初中期。如日本梅澤紀念館藏紹興三年款的綠釉詩文長方形枕、美國私人藏紹興元年款的詩文腰圓形枕,另外還有甘肅省博物館收藏的白底黑花詩文枕,秦大樹先生認為其年代為金晚期以后。
另外還有花卉紋或幾何紋束腰形枕,年代為宋金時期。
五、三瓣花形枕。邊壁豎直,枕面均飾有雙線邊框,邊框內刻劃圖案,枕壁印有菱格花紋,黑色釉作底。標本為:
1.山西侯馬金墓出土的三彩童子戲蓮紋枕,枕面略殘,剔花,飾童子戲蓮圖。花上施白釉,荷葉及地紋施綠釉,點施黃釉。
2.南越王墓博物館館藏多件三瓣花形枕,枕面分別繪有嬰孩、魚、花卉紋等。
有學者推斷這種黑色釉作底的三彩枕為山西窯場生產,流行年代為金代。
六、六角形枕。可能是將長方形枕的后墻兩角切去制成六角形,兩面高,中間略低,微有坡度。這類瓷枕發現不多,往往以黑色釉作底。
1.陜西清澗出土的瓷枕,枕面畫蓮池少女仙鶴圖。釉色呈深綠色,枕面四周有黃白釉彩裝飾。
2.南越王墓博物館藏枕,三彩釉,枕面正中刻劃五言絕句詩。
3.瑞典斯德哥爾摩遠東古物博物館藏枕,枕面刻劃水禽紋。
推測為山西窯場生產,年代為金代。
七、扇形枕。枕面呈弧梯形,前側墻印花,有淺浮雕效果。均飾黃綠兩色釉,這類瓷枕最大的特點是在枕的邊側有模印的“福、祿”紋,用“福”字和動物的鹿形來表示。有的單色低溫釉瓷枕除了“福”字、鹿紋外,還加上了兩位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