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里汶沉船中越窯青瓷的紋飾
井里汶沉船中的越窯青瓷,不管是碗盤、蓋盒、水盂、執壺、四系罐或盞托,紋飾變化多端,都洋溢著濃郁的佛教風格。
紋飾中浮雕蓮瓣紋占了不少,而且刻工玲瓏,曲凸有致。其他如以細線描刻雙雁、雙蟬、雙鸚鵡、龍紋及荷花的紋飾也為數不少,都是寺院里常見的紋飾。有一個大盤,遍體布滿蓮葉的紋脈,正中站著一只烏龜,正是文獻中所說“龜千歲,游于蓮葉之上焉”,是祝人長壽的含義。其中有幾件罕見的越窯器介紹如下:
鹿形蓋盒。在打撈工作完后的最后一天,我們意外地撈起了一個很精致的鹿形蓋盒,真是如獲至寶。這件器物雖小(約8厘米長,5厘米高),但做工細巧,盒子形狀如一只伏臥的鹿。盒蓋為鹿身造型,鹿彎首修舔毫毛,一支鹿角尚完好。而盒身則是鹿的下半身,鹿腿交叉相疊,明晰可辨。這樣的鹿形蓋盒在越窯瓷器中系首見。我認為這可能出自《鹿王本生》里九色鹿的傳說,說是釋迦牟尼前生是一只九色鹿,他救了一個落水將要淹死的人而反被此人出賣的故事。
摩羯塑件。是一個巨型摩羯魚塑件,尾巴后翹,魚頭仰天,形象生動。長14厘米,高約34厘米,看似作油燈之用。魚鱗及鰭紋凹凸嶙峋,魚頭結構從眼到腮都交代清楚,絕不含糊。摩羯魚的形象源自印度教,后成為佛教中的經典動物,以摩羯大魚來比喻菩薩,寓意以愛念縛住眾生,不到圓寂成佛終不放舍。摩羯魚也是水神,常在海里游逡,拯救將沉之船。
蘇門答臘巨港(室利佛逝舊都所在地)的穆希河出水的摩羯燈(圖片來源:《收藏》雜志)
我們在印尼國家博物館(微博)看到同樣的一個五代越窯摩羯燈,而遠在荷蘭利瓦登市的畢臨色夫博物館也展示有同樣的摩羯燈。原來印尼曾經被荷蘭統治了300年,直到20世紀中期才擺脫荷蘭的統治,所以荷蘭博物館的許多藏品都來自印尼。
不久前,我們在蘇門答臘巨港,也就是室利佛逝舊都所在地看見了幾件在穆希河里出水的摩羯魚油燈,證明當時作為佛教象征的摩羯魚在此地頗受崇佛民眾供奉。在中爪哇,世界奇跡之一的佛教圣地婆羅浮屠的七層樓的寺院,每層梯階都雕有摩羯的石像,取其神圣之意。
八角大執壺。高20厘米,完整無損,長流彎柄。引人注目的是在壺身的8個折面上,精巧地雕刻有八仙人物,云氣裊繞,蠻有趣味。八仙故事的產生起于唐宋而完成于元時,老百姓參拜八仙借以求仙賜福,避禍安身。與室利佛逝民眾求佛保護的愿望相一致。
筆者曾受新加坡圣淘沙集團之邀,幫助鑒定黑石號沉船打撈的唐代長沙窯、越窯青瓷等。得知黑石號沉船是一只阿拉伯制造的船,即斷定這是來自中東的商人到中國揚州等地購貨的船只。因為許多瓷器的紋飾都是伊斯蘭教的風格,甚至3件完整的青花瓷也繪上椰棗紋和菱形框子的伊斯蘭教紋飾。
當時我最感奇怪的是,許多長沙窯瓷器以及幾乎所有的越窯青瓷都繪有佛教紋飾及字樣。后來才明白,在商言商,阿拉伯人認定這艘商船會順著風勢航行到印尼的室利佛逝,打算將這些繪有佛教紋飾的器物在那兒出售,換取香料及其他產品。
2004年在中爪哇井里汶出水的10世紀沉船,被鑒定是航行于印尼諸島的接駁船。船上裝載的大量越窯青瓷是為供應給室利佛逝及中爪哇的民眾使用。后來我們在婆羅浮屠的佛塔石雕中也看到許多這樣的印尼船的圖像,船上坐有人,還捧著這些中國瓷器??梢娫礁G青瓷與室利佛逝等國的佛教淵源有多么深厚。而越窯青瓷直到如今還相繼在室利佛逝的舊都穆希河里不斷被發現,更反映了越窯1000多年來的歷史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