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地粉彩香蓮八吉祥紋賁巴瓶 清 乾隆
“達賴”和“班禪額爾德尼”是西藏佛教地位最高的兩位領袖,師承西藏黃教創始人宗喀巴。清順治皇帝賜予五世達賴以“達賴喇嘛”封號,康熙皇帝賜予五世班禪以“班禪額爾德尼”封號,并賜以冊印。從此以后,歷代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
說到冊封制,就不能不提及宗喀巴塑像前擺放的一只金質賁巴瓶,此瓶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御賜。其選材貴重,工藝精美,是18世紀我國藝術品的杰作。筒內盛有5只如意頭象牙簽,用來抽簽決定達賴、班禪及其他呼圖克圖(活佛)轉世靈童所用。這項活動稱為“金瓶掣簽”,是黃教最神圣的儀式之一。
“冊封制”和“金瓶掣簽”制度的建立,不但加強了西藏與中央的隸屬關系,同時也把眾多人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了一件器物上——“賁巴瓶”。“賁巴”作本巴,藏語音譯,意為“瓶”,而器物本身也是瓶子,所以“賁八瓶”其實應該說,是把藏語和漢語結合到一起取得一個名字。
瓷質“賁巴瓶”是仿藏族金屬賁巴瓶而來。其口部成折腹水盂狀倒扣在上面,有三個漸漸向外擴張的斜面組成。長頸,上部細,漸漸收小,然后漸漸擴大,從頭到頸皆由斜面組成,圓腹,外撇至高圈足。腹部飾“八吉祥”紋,底書篆款。此類器物很講究造型線條,在變化之中牢牢抓住了分寸感,保持了傳統的“塔”形結構。其優良的瓷質、秀美的造型、協調的色彩與精美的紋飾渾然一體,體現出西藏地區傳統造型與內地悠久的陶瓷燒造工藝高度完美的結合,贏得了市場人士的追捧。
賁巴瓶雖小,卻價值極高,引萬眾矚目,它不僅包含了很高的文化內涵和藏傳佛教的內容,同時對研究漢藏文化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編輯: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