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都景德鎮二十一日宣布,實施已消失三百多年的葫蘆窯復燒計劃,還原這個幾百年來只存在于《天工開物》等古代學術著作中的瓷窯,此后還將逐年還原千年制陶史中歷代典型瓷窯。
11月30日,為期11天的“輝煌60年——景德鎮陶瓷成就成果展”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開幕,展出1000余件精美陶瓷展品,陶瓷工藝大師在現場表演精湛的工藝手法,并與觀眾進行交流,全方位展示新中國成立60年來江西省景德鎮市在藝術陶瓷、日用陶瓷、高科技陶瓷和創意陶瓷等方面的成就成果。 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
景德鎮陶瓷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主任周榮林向中新社記者介紹,葫蘆窯出現于元代,沿燒至清代早期,《天工開物》插圖記錄有明中后期景德鎮葫蘆窯圖形。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當地湖田古窯址中發掘出明代葫蘆窯殘體,前后兩窯,前寬后窄,前短后長,形似葫蘆。
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把樁師傅胡家旺表示,葫蘆窯的燒制是幾百年前的技藝,但他們將結合歷史文獻、并對湖田古窯址葫蘆窯殘體進行研究論證,相信能成功復燒。按照計劃,從現在到九月份,胡家旺等專家將完成葫蘆窯的營造,十月份復燃。
去年,胡家旺等老藝人,運用傳統的營造和燒窯技藝,在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期間成功對清代鎮窯進行了復燒,使這座世界僅存的傳統大型柴窯重獲新生。
景德鎮千年窯火長盛不衰,歷史上傳統制瓷窯爐的營造技藝和燒成技藝也與時俱進,經歷了從龍窯、饅頭窯到葫蘆窯,最后到蛋形窯的發展歷程,取得了“集天下名窯之大成”的偉大成就。
如今,景德鎮為集中再現千年制瓷歷史,啟動了復燒景德鎮歷代典型瓷窯的計劃,這也為燒制原汁原味的傳統青花瓷、傳統顏色釉瓷等做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