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清同治粉彩刀馬圖獅耳大瓶1對 右:清道光松石綠地粉彩福壽雙喜紋蓋罐
景德鎮制瓷業歷史悠久,每個時代都有其特殊的成就。粉彩瓷大約產生在17世紀中葉的清代康熙年間,后人把那個時代稱作陶瓷史上五彩繽紛的時代。當時青花、五彩、斗彩、單色釉等已達到登峰造極的境地,粉彩瓷集前代之所長,以其淡雅飄逸的色彩、新穎奇特的風格以及精妙絕倫的工藝成為獨樹一幟的釉上彩繪新品種。
粉彩瓷畫是在五彩、琺瑯彩制作工藝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彩料、熔劑、制作方法上和五彩大致相同。當時景德鎮制瓷工人借鑒琺瑯彩的制法,在含鉛的玻璃質中引進了“砷”元素,發明了著名的“玻璃白”(其成份為:P6O3、Sio2、As2o3),以此打底,使之產生濃淡、明暗相宜的繪畫效果,層次豐富,立體感強,故《陶雅》中稱粉彩“鮮艷奪目,工致常殊”。由于粉彩是以玻璃白摻入彩料之中,因而產生不透明的“粉”感,故稱“粉彩”。入爐烘燒后色料熔化成玻璃狀,并與釉面結合緊密,呈色晶瑩。
清代景德鎮民間粉彩瓷帶有鮮明的贛地域文化特點,在內容題材方面都是與贛地其他民間美術形式相近的。景德鎮制瓷藝人用極樸素的方式將審美與瓷器的裝飾功能直接聯系在一起,蘊涵著中華民族的心理和精神特質以及中國式的功利傾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事物是景德鎮粉彩瓷畫中最常見的主題,帶有明顯的大眾特點,在中國瓷器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清代景德鎮粉彩瓷的藝術風格及象征思維
粉彩出于五彩而勝于五彩,主要原因在于粉彩種類繁多,彩料“深于胭脂,淺如薔薇”。早在雍正年間繪制的許多粉彩瓷大都用上了十幾種彩料,有的甚至多達20多種。我們在景德鎮民間粉彩瓷上隨處可以看到江西民間年畫、木刻版畫、剪紙甚至玩具中的內容和主題。其人物、動物的造型風格也有許多相似之處,在文字、吉祥圖案方面尤其趨于同一,很難把它同其他民間藝術形式割裂開來。正是這種彼此的滲透和交融才形成了我國民間藝術深厚的根基和肥沃的生存土壤。
景德鎮粉彩瓷在清代中期出現較為明顯的圖案化,有些在表現喜怒哀樂、富貴繁榮的題材時直接使用福、祿、壽、喜、萬壽無疆等吉祥文字作裝飾。粉彩瓷紋飾中,無論是動物、花鳥、山水,在造型中都是較具體、寫實的,表意明確而直觀,這與景德鎮民間藝人的真誠與純樸是分不開的,構圖方面采用散點構圖居多,也有采用平視構圖(或叫“平攤構圖”),題材大體分如下幾個方面:
1.人物,分為戲曲人物圖、嬰戲圖、仕女圖、刀馬圖、神話風俗圖幾種。如表現生殖文化的嬰戲百子圖、麒麟送子圖,反映宮廷貴族及文人士大夫生活的仕女圖、高士圖、竹林七賢圖,反映百姓生活的耕織圖、望子成龍圖,還有表現神話故事的天仙配、八仙過海、八仙祝壽,及反映尚武精神的刀馬圖,到了民國甚至還出現了太太、小姐休閑圖等等。 2.花鳥,在粉彩瓷中也是相當普遍的,其中以鳳凰牡丹最多,還有雉雞牡丹、孔雀牡丹、雙鳳圖等,其他花鳥題材的還有喜鵲登梅、四時花木、歲寒三友等,在民間還以諧音寓意喜慶吉利,如葫蘆——“福祿”、蝙蝠——“福”、鯉魚——連年有“余”(魚)等等。
3.動物,民間粉彩瓷中的動物紋飾除常見的瑞獸圖、百鹿圖、奔馬圖外,龍紋和獅紋是最常見的,龍是權利、威嚴的象征,獅紋是威武、勇猛、尊嚴的化身。
4.反映佛教、道教、儒教思想的紋飾。如八仙圖(明八仙、暗八仙)、八卦圖、云鶴圖、太極圖等。
5.文字吉祥紋飾,常見的有喜字紋、豐登圖、三多圖(多子、多福、多壽)、如意、蝙蝠、博古、漁樵耕讀等,還經常與回紋、錦地紋、唐草紋、蓮瓣紋等輔助紋共用,不僅起到裝飾作用,還起到表意教化作用,反映出人們對理想生活的追求與渴望。
清代景德鎮粉彩瓷的主題表現
1.粉彩瓷是按照贛地域文化的傳統倫理道德與做人規范準則進行創作,同一題材可根據使用時間、地點、貧富而有所區別,并且是程式化創作。
2.符合大眾的審美心理,采用象征、寓意和諧音等手法來表達人們的愿望,如將福、壽、吉祥這些不具物質形體的觀念付諸形象并充分表現出來。
3.在表現形式上,只要是主題需要,可以將不同時間、空間中發生的人與事組合在一起,取消三度空間,刻意創造出全方位時空的裝飾效果,如漁樂圖中孩子是畫面中心,而圍繞孩子的魚、蝙蝠、書畫物象是象征祝愿的符號。
4.構圖表述上,吸收了歷代寺廟壁畫強調求全、飽滿與集中的創作方法,同時又融入贛地石雕、剪紙等線刻構圖的藝術特點,既照顧了整體的裝飾美,又注意到了局部的變化,而且在傳承歷史構圖方法的同時,又利用新的材料表現形式,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把自己想要表達的理念單純地表達出來。
5.在人物造型與色彩取向上,景德鎮粉彩制瓷藝人總是從主題出發,不拘泥藝術法則的限制,抓住對象的主要特征與精神氣質,進行大膽的夸張和變形,以達到神形兼備的藝術效果。
清代景德鎮民間粉彩瓷反映的儒學倫理內涵
景德鎮粉彩瓷器與其他江西地方民間藝術一樣,多取材江西民間傳統故事與情節強的歷史人物故事與戲文題材等,不僅是高品位的藝術,而且是深層次的文化積淀,它們用生動具體的形象語言表達嚴謹、縝密的理性思考,絕大部分內容都體現以仁愛為核心、以忠孝為根本,強調“禮”的行為規范,強調美的倫理性本質,重視審美的情感體驗和道德倫理的結合。景德鎮粉彩瓷所具有的這種以儒家為代表的古典美學思想,是兩千年來中國傳統美學的重要內容和本質精神,是從江西地域崇儒興文的獨特文化氛圍的母體中誕生的。光影協調、樸素簡潔、淡雅清麗的藝術風格也體現了贛地含蓄內斂、溫柔敦厚的個性氣質。景德鎮制作粉彩瓷的民間藝人在內容上并非面面俱到,在物象的取舍安排上有很大隨意性,也常用概括、簡化和夸張、虛構的手法,開門見山地直奔主題,抓住人物和事件的特征加以刻畫,在時間、距離、比例、透視上并不拘泥,體現了實用與審美相結合的設計理念,對我們今天的藝術設計思維極具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