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城東的七里鎮有一口塘,名叫“將軍塘”,說起此塘的來歷,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
很早以前,七里鎮一帶是盛產瓷器的地方,燒制的瓷器造型優美,紋飾獨特,釉色锃亮。到了宋代,其陶瓷工藝水平達到了高峰。
有一次,窯民燒制瓷器時因火溫過高,將瓷器熔化燒成一鋪“龍鳳床”。這“龍鳳床”左有長龍伸爪盤旋,右有彩鳳展翅翱翔,四周還鑲嵌花鳥為襯,真是玲瓏剔透,十分精致,可謂稀世珍寶。這事傳到州官耳朵中,他便親到贛州城來,見了這罕世之物,贊不絕口。心想:如果皇上看中了這“龍鳳床”的話,我把它獻上去,還能得到重賞呢!于是,便令人將“龍鳳床”的圖樣畫好,自己趕緊寫好奏章,急速派人送往京城。皇上看了圖樣后,甚是喜歡,急令專人前來贛州搬取“龍鳳床”。
當裝載“龍鳳床”的船只從贛州出發,經過贛江十八灘時,忽然狂風大作,船觸灘石,翻入江中,“龍鳳床”也被撞碎沉入江底。幸存的欽差大臣趕回朝廷,奏明皇上。皇帝大發雷霆,將欽差斬了,又令殿前三將軍前來贛州,限期重新燒制“龍鳳床”。三將軍領旨,日夜兼程,趕到贛州,立即召集窯民,宣讀圣旨,窯民聽旨后,個個震驚,感到大禍就要臨頭,但誰能抗旨呢?三將軍坐鎮窯場,窯民們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碌,但無論如何在限定的時間內也無法再燒制出“龍鳳床”。
時間一天天過去,眼看期限就要到了,窯民們個個心急如焚,三將軍也膽顫心驚,到期交不上“龍鳳床”,皇上定然問罪,窯民們必受屠戳,將軍必遭斬殺。
數月來,將軍目睹窯民繁重的勞動,艱辛的生活,想到如果燒制不出“龍鳳床”還要大禍臨頭,難免有些同情,又想到交不了差,也要殺頭,而且即是如期燒制出了“龍鳳床”,要押運回京,過贛江十八灘,也難免船破床碎,葬身魚腹,即是僥幸過得了險灘,也難如期抵京,于是,三將軍傳令窯民速速毀窯逃走,免遭官府屠戳。
窯民逃離后,三將軍遂投塘而死,后來村民便在塘邊建“將軍廟”祀文,并將該塘取名為“將軍塘”,一直沿用至今。從此以后,窯民們逃到窯州景德鎮,重振瓷業,故在民間流傳“先有虔州七里鎮,后有窯州景德鎮”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