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市城南15公里處,有個依山傍水的村莊名曰嚴和店。這里因產
汝瓷而馳名中外,要問為啥叫嚴和店?這還得從汝瓷的淵源說起。
汝瓷,始于唐朝中期、盛于北宋微宗年間、絕于金,是我國宋代汝、鈞、官、哥、定五大名瓷之一。宋徽宗時,因汝州汝瓷胎質細膩,造型古樸,坯如銅體,其聲如磐,釉色如玉,清澈明潤,釉面隱有蟹瓜,底有芝麻花細小支釘,非常博得皇上喜愛,因而被御選為宮廷用瓷。徽宗皇帝親派內臣肖服前來汝州專為宮廷監制燒造瓷器。頓時,汝河南北兩岸上下,尤其是蟒川嚴和店一帶熱鬧起來,處處窯群林立,煙霧繚繞,形成“七十二座窯”之說,盡管往嚴和店山陡坡長路途難走,但是天天是車來人往,絡繹不絕。大量的汝瓷精品如奩、爐、尊、洗等要送往京師汴梁。同時,也出國遠銷東南亞、朝鮮、泰國及阿拉伯國家。相傳還為徽宗皇帝特意燒制了一窯“汝瓷龍床”,而至今汝瓷龍床何在?只是傳說,無人知曉。那時,汝瓷御用品及出口上乘產品,是要經過嚴格質量把關的,嚴和店就是當時宋代驗收貨物的地方。“嚴和”同音“驗貨”,是人們日久喊轉而矣。時間長了,聚此生活的人越來越多了,就逐漸發展成為嚴和店村落了。1963年嚴和店汝窯遺址被河南省人民委員會確定為全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劃定了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