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禹州城北,潁水河畔,古鈞臺旁,青磚紅墻,琉璃金瓦,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這里便是充滿神秘色彩的傳世宋鈞誕生地——宋鈞官窯遺址。 1975年,河南省文物部門對鈞臺窯進行了全面鉆探和重點發掘,終于證實鈞臺古窯是北宋鈞官窯無疑。傳世宋鈞正是在這里千錘百煉,浴火重生,被精挑細選,送入皇宮的。深埋地下、沉睡1000多年的古鈞瓷窯址重又煥發出青春的魅力,成為人們了解河南、了解中華文化的一個窗口。


鈞臺窯雙乳狀火膛長方形窯室,是中國歷代瓷窯中較為特殊的一例,僅在宋代鈞瓷官窯中采用,這種窯爐結構更有利于窯內還原氣氛的形成,燒成的鈞瓷易于呈色,“窯變”效果明顯自然,比較好地解決了高溫階段還原火不易升溫的問題,傳世宋鈞官窯器物多為這種方法燒造。


鈞官窯長方形雙乳狀火膛窯爐,造型結構特殊,極為少見。此窯結構可分為窯門、觀火孔、火膛、窯室、煙囪、窯道等,它揭示了古人如何在燒柴的情況下,使窯內溫度達1200多攝氏度的奧秘。(編輯: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