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洞賓原來是個落第書生,因?qū)铱疾恢?,做官沒啥指望,就割斷塵緣,出家修道。當他來到禹州西南邊的呂溝村時,發(fā)現(xiàn)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就在一條山洞里隱居下來。白天習武,夜讀經(jīng)卷,餓了吃野果,渴了喝山泉。有時在竹林下吟詩作畫,生活非常平靜自得。
這一天,呂洞賓在洞府覺得煩悶,背起劍下山云游。路途上遇到一位討飯老人,手捧肚子大叫。呂洞賓仔細觀看,發(fā)現(xiàn)這老人肚臍旁,長了個又紅又腫的惡瘡,膿血外流,臭氣嗆人。過路的人看見他都捂著鼻子跑開。呂洞賓心想:出家人一向以慈善為本,見死不救一場大罪??墒?,他身邊既無銀兩,又無良藥,如何才能解救老人痛苦呢?想來想去沒別的辦法,只好用嘴對著老人惡瘡吸了起來。呂洞賓先是覺得又腥又臭,可是慢慢地又覺得甜香可口,味美無窮。呂洞賓感到奇怪,細看老人肚子,眼前生惡瘡的老人已無蹤影,他雙手捧著一個吸去果漿的仙桃皮。他正在對著仙桃發(fā)愣,忽聽空中喊叫:“我是天上的太白金星,玉帝差我下界來超度你脫離凡塵,剛才你吃了仙桃,已經(jīng)得道成仙了!”
呂洞賓得道成仙以后,和張果老、漢鐘離、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藍采和、何仙姑七位神仙,終日結(jié)伴云游,號稱八仙。一天,八仙來到呂洞賓府聚會,商量明年三月三赴瑤池幡桃會,拿什么禮物送給王母娘娘。眾仙議論了半天,所提禮品都不中意。最后呂洞賓建議說:“在我洞府下面有個神后古鎮(zhèn),那里出產(chǎn)鈞瓷。凡間有句俗話: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我們做神仙的雖然視金銀如糞土,但是作為玩賞物,此寶身邊不可沒有。”
張果老說:“純陽的話有道理,除了給王母娘娘物色一件上等寶瓷外,也給眾仙長各弄一件玩賞玩賞!呂洞賓是這里的東道主,尋寶瓷這事就委托他去辦好了。”
呂洞賓來到神后,正遇上大旱,井水干涸,河水斷流,窯民吃水都很困難,哪里有水和泥制坯?呂洞賓走遍各家瓷窯、商號,都沒有珍品供他選購。他來到一家瓷窯前失望地嘆了一口氣說:“這么大個神后鎮(zhèn),難道連件像樣的鈞瓷都找不來嗎?”
一個老窯工咂著干裂的嘴唇說:“客官,你只要能弄來水,莫說一件寶瓷,就是要十件八件我也敢給你燒!”
呂洞賓驚喜地問:“老人家,你說話可當真?”
老窯工認真地說:“咱山里人說話算話,不信我領你到西邊窯場,當著眾位燒窯兄弟立下文書。”
老窯工一聲呼喚,一群窯工把呂洞賓團團圍住,問他怎樣弄來清水。呂洞賓沒有多說,只是從背上創(chuàng)鞘里抽出寶劍往地上一插,拔出劍后,一股清水從地下涌了出來。這就是現(xiàn)在神后的拔劍泉。窯民們見有了水,一齊歡呼起來,為了感謝呂洞賓送水的恩德,都把自己珍藏了多年的名貴鈞瓷贈送給呂洞賓。呂洞賓從中挑出九件,留下重金,這才返回洞府。
回到洞府,呂洞賓把九件鈞瓷放在洞口石板上讓眾仙觀賞。七位神仙看見這些造型精巧,胎質(zhì)細膩、五彩繽紛、溫潤如玉的鈞瓷器物,好不高興,各自選了一件自己最中意的存放在身邊。七仙挑選完畢,最后還剩下兩件,呂洞賓收存一件,另一件準備獻給王母娘娘。這時候,觀音菩薩趕到洞府,她見洞門口石板上放著一只花瓶,順手塞進了袖筒里。呂洞賓慌了,上前懇求說:“觀音大師,那只花瓶是準備送給王母娘娘的,你給拿走了,我們拿啥給王母娘娘獻禮呀?”
觀音菩薩哈哈大笑:“你們私下分寶瓷,把挑剩下的一件送給王母,怕有些不尊吧!這件鈞瓷留給我吧,王母娘娘的禮品請呂洞賓再想想辦法嘛!”觀音菩薩當即把這花瓶取名叫“觀音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