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專家要“雪拉同”
上世紀50年代,一些外賓來中國訪問,其中有些喜歡中國瓷器的,問到外交部當時的外事人員,向他們要“雪拉同”。外事人員不懂,就回答說:沒有。對有些不是很熟悉的外賓說沒有,也就算了。后來,有位蘇聯專家也要“雪拉同”,大家就重視了,不能回答說沒有。專家拿著茶杯說:就是這類東西。外事人員說瓷器嘛,我們有著名的景德鎮、唐山的瓷器。最好的給他們看,他們說:不是,直搖頭。那怎么辦呢?
后來,他們(外事人員)想出個辦法,到故宮陶瓷博物館問陳萬里。陳萬里是中國青瓷專家,他喜歡中國陶瓷,《中國青瓷史》就是他寫的。那些外交人員到故宮博物館找到陳萬里。他那個時候已經七十多歲了,就問他,蘇聯專家一定要“雪拉同”,各方面瓷器給他看了都不是,到底是什么東西?陳萬里就笑起來:哎呀!你們這些青年,“雪拉同”就是我們龍泉青瓷嘛!陳萬里就順手從抽屜里拿出一本《中國青瓷史》,說:是我寫的,“雪拉同”的故事里面講得很詳細,你們回去仔細看一看。青瓷史里面就寫了,宋朝龍泉青瓷出口到東南亞,從這個國家到那個國家,后來到法國去了。法國人一看到龍泉青瓷就非常喜歡,認為是世界上的珍品。當時法國很流行一個小說,里面男主人公是個牧童,名字叫“雪拉同”,他的衣服顏色像青瓷一樣,淡青色,一年到頭穿這種衣服。他就像中國的西施一樣有名。大家說就叫(龍泉青瓷)“雪拉同”吧。小說主人公大家都知道的,人人都喜歡的,這樣就叫開了。后來,歐洲這些國家都叫“雪拉同”,美國也叫“雪拉同”,青瓷就是“雪拉同”。
這件事周總理知道了。當時,他就決定叫輕工業部趕快恢復龍泉青瓷。他說,不但是龍泉青瓷,中國五大名窯都要恢復。周總理說,恢復五大名窯,特別是龍泉青瓷一定要早點恢復,外國人來訪問中國就要看這些東西。當時,周總理給輕工業部部長講。部長在南京開會,他就告訴浙江,要恢復這個。當時,我是輕工業廳廳長,就組織了一些專家,把全國專家都找來,有南京、上海、北京、我省美院,還有中央美術學院的,反正是全國比較知名的專家,陶瓷美術方面的,成立了恢復龍泉窯委員會,我牽了這個頭。
祖傳秘方不愿公開
委員會成立起來,我就著手研究如何恢復。當時摸不著邊際,已經失傳了700多年,找不到一個線索。后來,我們又去找陳萬里。陳萬里就提供了一個線索:龍泉有兄弟兩個人,一個叫李懷德,一個叫李懷川(弟弟)。他說,特別是李懷德是關鍵人物,祖傳秘方是傳給他的,他是哥哥。秘方幾百年下來,李家祖訓非常嚴格,青瓷釉的秘方只能傳兒子不能傳女兒,女兒要出嫁的。一個兒子就沒問題,兄弟幾個只能傳大兒子,其他人不傳,就這樣一直傳下來。李懷德是個全才,陶瓷原料處理、造型、燒制,青瓷的雕塑,上面還有花紋,關鍵是外面一層釉子,釉子是個秘方。外人是不知道的。你們回去,兩個人找到一個,特別是李懷德,找到就不會走冤枉路。有門道了,我們很高興,回來就和葉宏明去。
葉宏明是天津大學畢業的一個學生,分配到輕工業廳來,學硅酸鹽的,專業就是搞陶瓷。這個學生是優等生,功課好,老師很贊揚他。那時候,他跟著我到龍泉去找李懷德。到處找,找不到。龍泉都是山溝溝,到哪去找呢?怎么辦,就去問吧。到一個村先問有沒有姓李的,一個一個村莊去問,沒有的,馬上走。問、問、問,快到福建了,有很多村是有姓李的,但沒有李懷德。有一個村,問一個老頭,你們村有沒有姓李的?說,有的。有沒有一個叫李懷德的?他說,李懷德倒有一個。我說,你領著我們去見見他。他說,那可不行,他已經被監督勞動。那時土地改革,劃成地主的,就要監督勞動。不能到外面去,也不能接觸外面的人。我們說,那看一看。老頭說,不行。我說,回去找縣委書記。縣委書記姓王,(我們)問,能不能找李懷德?他說,我不能負責,沒這個權力。我說,好吧,回去找江華,找省委書記。我們(對江華說)李懷德非找他不行,是周總理決定的,要執行這個決定,技術在他手上掌握,是不是給他摘了帽子,把他請出來。江華說,好的,回去跟縣委書記說,摘帽子,請出來。我們再回去,走一趟真費事,當時又沒公路。回去跟縣委書記講,江華講了給他摘帽子。我說,你要不相信直接給江華打電話。縣委書記說,你們講了我們相信,好吧,給他摘帽子。就給村里干部打了電話,把李懷德地主的帽子摘掉。這樣,就把他請出來了。
把他安排到哪里去呢?當時龍泉有個上烊瓷廠就把他請來。問他秘方,他不講,我們說,這是周總理決定,他也不響。后來,他說,要用他也可以(來做)。他在一個房子里把門反鎖,在屋里面搗鼓,弄來弄去,誰也看不見。他把釉子配好,門一開,說,你們去用好了。工人拿出上釉。先把胎子燒好,然后把釉刮上去燒,燒出來,就很好。這樣燒了幾件。我說,這樣不行,我們去請上海科學院的周仁。周仁是什么人呢?國民黨政府時,中央什么研究所的所長,在國外學習多年。這人水平是高的,他本來不是學陶瓷的,是學冶煉的,金屬冶煉。當時,他(對龍泉青瓷的恢復)貢獻也不小。他有興趣,我們把他請來。當時他70多歲,跟我們到龍泉。與他說了(李懷德的)情況,也見了李懷德,李懷德也沒多少話。他說他會做,配方還是不往外拿,這怎么辦呢?周仁就出了個點子,他說,算了,我就不相信現代科學發展到現在還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他)與我講,你找個有出息的大學生,能鉆研的,交給我,和我一起到上海去共同研究。
犧牲一件國寶級文物
那人就是葉宏明。五十年代浙江尖端儀器光譜、色譜都沒有,只有上海有,北京也不一定有。就到上海科學院,葉宏明就跟他去了,采取了什么辦法呢?他給陳萬里寫了一封信。周仁嘛,全國聞名的,周總理到上海來找科學家,就找周仁。科學家由他帶隊的,周總理也很看重周仁,他和陳萬里也很熟,親筆給陳萬里寫了一封信。他說,周總理現在決定恢復龍泉青瓷,沒辦法,要豁出個代價,要犧牲一件標準的出土的南宋龍泉青瓷。要是別人陳萬里他根本不會拿出來的,那是國寶,錢多少都是買不到的。他一看周仁寫的信,葉宏明交給他的。他說,沒問題,要恢復就要犧牲,他就找了一件標準的南宋出土的龍泉青瓷,交葉宏明帶回來。周仁就叫他(葉宏明)拿金鋼刀把釉子刮下來,用色譜、光譜作化學分析。現代的儀器過去是做不到的。里面的化學成分,含鐵多少,含銅多少,這樣就把青釉化學成分分析出來了。周仁和葉宏明就研究出一個方子,配方研究好,葉宏明就帶著到龍泉來。根據這個配方,把原料配好,掛上釉子就燒,葉宏明在窯門口等著。一個窯要燒成,大概要一天一夜,可能還要長。他就等在窯門口,為什么要等著?他從洞口看,要燒還原焰。龍泉瓷土是紫金土,紅顏色,紅土壤,它里面含鐵很高,鐵還原氧化鐵,經過多少溫度,就反應出青色,青色主要是鐵還原。要燒就要從窗口看著,什么時候溫度多少,要掌握這個溫度。這個差事很苦的。等燒好了就開窯,拿出來一看不理想,不像李懷德的那樣漂亮。他就拿著成品到上海,周仁和他共同研究,調整配方,再拿到龍泉去燒。燒了后,再拿了成品到上海,這樣經過大半年。(那時)跑一個來回很不容易,不像現在有高速公路,來來回回六七十次也有。一趟趟調整,到最后燒成了,拿出來一看,大家高興了,跟南宋的一樣的。拿著到上海,周仁一看說,行了,完全一樣,達到南宋水平。這樣,就到國務院報喜,《人民畫報》登出來了。
秘方與科學配方見面
《人民畫報》到香港,香港人都跳起來了,中國龍泉窯恢復了,當時是個大事情,后來國外也知道了。瑞典有個國際聞名的大律師,他把美元寄到外交部,叫外交部一定給他買套龍泉的茶具。外交部跟輕工業廳講,一定要給他弄一套。我們給他挑選了一套比較好的茶具,有茶壺、茶杯,外交部就給他寄去。后來,國際展有好幾次,龍泉青瓷都參加,就出了名了,(開始)出口。
燒成后,周仁也很高興,就拿著燒成的成品到上烊瓷廠,我說,你們把李懷德叫來,把這個東西放著。他(周仁)說,剛燒成的,你看怎么樣?李懷德一看不講話,長著個臉,悶了十分鐘。我說,有什么意見?他說,我對不起共產黨,我也沒辦法,我們李家祖上有祖訓,我不能違背,不能傳,祖祖輩輩是靠這個吃飯的。我說,你這個心情我完全理解,你用不著難過,也不要檢討,封建社會就是這樣。現在共產黨領導,你放心好了,你的工作,連你子女的工作我們都包下來了。這樣他放心了。這事一公開,他把方子拿出來,和葉宏明研究的一比,基本上一樣,因為科學的東西來不得半點虛假。他也就放下包袱,我們聘他當技師,也成立了研究所。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青瓷)傳承人徐朝興作品《灰釉水波碗》此作品現收藏于綠寶石藝術陶瓷館
青瓷配方弄好了,我們就請了中央美術學院梅建英教授。還有,我們美術學院就是現在中國美術學院的周輕鼎,國內有名的雕塑家。還有一個老教授是鄧白,他是工藝美術系的系主任,也是比較有名的教授。特別是梅建英,他帶領著一伙學生到龍泉來實習,搞美術造型,仿古的,也有創新的,搞了一批石膏模具。周輕鼎搞了一些雕塑品。鄧白設計了一套餐具,也送給國務院了,宴會用的,還設計了一套茶具。后來,不斷有美院的學生、北京美術學院的學生來參與造型設計,出口品種豐富多彩,出口數量很大。那時出口很貴,龍泉青瓷一個盤子,出口到國外起碼一萬,一個小香爐都是上萬的。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青瓷)傳承人徐朝興作品《哥弟混合三環瓶》此作品現收藏于綠寶石藝術陶瓷館
官窯、哥窯、弟窯都恢復了,外國人向周總理提了一次意見,說,你們中國是陶瓷的發明國,但到現在沒有一部權威的中國陶瓷史,我們想替你們說話都沒根據。周總理叫輕工業部趕緊寫一部中國陶瓷史,輕工業部長牽頭。浙江由鄧白和葉宏明牽頭寫官窯、哥窯、越窯,五大名窯浙江占了兩個,官窯和哥窯。那時候,周仁和我講,青瓷比任何瓷知名度都要高。他說,我到一個國家一定去看他們的陶瓷館。每個國家陶瓷館,缺了其它瓷器沒意見,如果看完了沒有龍泉青瓷,不能叫陶瓷博物館。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青瓷)傳承人夏侯文作品《梅子青風荷筆筒》此作品現收藏于綠寶石藝術陶瓷館
到現在他們(國外)還燒不出來,主要是原料。只有龍泉紫金土含有三個稀有元素,有一個叫鋰,有一個叫鎵,有一個叫銫。稀有元素別人也可以配,但人工配成本很高。龍泉稀有土元素的含量多了也不行,少了也不行,恰到好處。后來唐山,燒出來了,用人工配的,但成本太高,景德鎮燒了很多,也沒成。青瓷還是龍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