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重大考古發現之一”的三星堆遺址又有重要收獲!

20日在成都舉行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工作進展會通報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遺址新發現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現已出土金面具殘片、巨青銅面具、青銅神樹、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新發現的五號坑中,三星堆考古發掘出土大量黃金制品,其中包括一張獨特的金面具。與三星堆遺址一、二號坑中出土的金面具相比,此次最新出土的金面具,顯得格外厚重且與眾不同。

絕美金面具出土~四川三星堆遺址新發現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出土珍貴文物500余件!

這張金面具究竟是怎么發掘出土的?它又有哪些獨特之處?

三星堆遺址的5號坑面積只有3平方米左右,是所有坑里最小的一個,但卻是出土金器最多的一個坑,這次備受關注的金面具就是從這里出土的。
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隊副領隊 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 于孟洲講:
其實當時并不知道它是什么,只知道它是金箔片,因為它褶皺的非常厲害,而且它原本是翻過來放著的,然后除了它之外,旁邊還有幾片也是比較大的。
金箔片上都壓著東西,考古專家小心翼翼地將其輪廓清理出來后,才發現這塊金箔片體量最大。
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隊副領隊 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 于孟洲講:
它褶皺得特別厲害,然后大家有的猜它可能是罩在青銅人頭像外面的金面具,有的人猜它可能是裹在其它器物外面的,也有的人猜說它是不是金杖外面的包著的金鉑,所以猜什么的都有。
帶著種種疑問和懸念,這塊最大的金箔片被帶到了文保修復實驗室。
粘裹著的土和附著物取掉后,金箔片被一點點展開,再經過清洗,金面具的形象就慢慢顯露出來了。
在三星堆遺址一、二號坑的發掘中,曾經就出土了6件金面具,但是在五號坑最新出土的這個金面具,卻顯得格外厚重,而且與眾不同。
三星堆遺址位于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鎮,成都平原北部沱江支流湔江(鴨子河)南岸。遺址發現于20世紀20年代末,分布面積約12平方公里,核心區域為三星堆古城,面積約3.6平方公里,是四川盆地目前發現夏商時期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中心性遺址。
新中國成立后,四川省文物部門重新啟動三星堆遺址考古工作。

1986年發現1、2號“祭祀坑”,出土青銅神像、青銅人像、青銅神樹、金面罩、金杖、大玉璋、象牙等珍貴文物千余件,多數文物前所未見,揭示了一種全新的青銅文化面貌。
1987年考古工作者提出“三星堆文化”命名,推斷其年代相當于夏代晚期至商周之際。1988年三星堆遺址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十三五”期間,國家文物局持續支持四川省開展三星堆遺址考古調查、發掘。
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新發現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祭祀坑”平面均為長方形,規模在3.5-19平方米之間。目前,3、4、5、6號坑內已發掘至器物層,7號和8號坑正在發掘坑內填土,現已出土金面具殘片、鳥型金飾片、金箔、眼部有彩繪銅頭像、巨青銅面具、青銅神樹、象牙、精美牙雕殘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