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云夢睡虎地秦墓
睡虎地秦漢墓地位于湖北省云夢縣縣城西部火車站附近、漢丹鐵路西側,為秦漢之間的墓葬遺址。1975年11月至1976年初發掘了12座戰國末至秦代的墓葬。墓坑皆為土坑豎穴,葬具是一棺一槨,墓中遺物有銅、陶和漆木器,器形與器物組合具有明顯的秦文化特征,有別于楚墓出土的器物,其中11號墓出土大量秦代竹簡,竹簡原藏棺內,保存狀況較好,字跡非常清晰,字體均為秦隸,這是我國考古史上首次發現秦簡。秦簡的簡文反映了戰國晚期到秦始皇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法律、軍事等方面的情況,特別是大量法律文書的發現,為研究戰國晚期到秦始皇時期提供了可信的史料,對于整個古代歷史文化的探討都有重大的意義。
睡虎地漢簡中的算術是目前所見保存狀況最為完好的科學考古發掘的算術文獻,對認識漢初以至秦漢時期的算術文本有重要作用。《日書》、《為吏之道》簡和《黑夫、驚家書》木牘等也是十分珍貴的資料。睡虎地秦墓發掘結束后,秦簡得到很好的保存、宣傳與推廣。

睡虎地秦墓M9發掘照

秦簡

睡虎地秦墓M11竹簡出土情況

鳳形勺

雙耳長盒
歷年主要發掘單位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館、孝感博物館、云夢縣博物館 等。歷任發掘領隊:陳振裕。
湖南里耶古城遺址
里耶古城遺址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里耶鎮,里耶古城最初是戰國時代楚國黔中郡轄下的遷陵縣縣城,秦朝改“黔中郡”為“洞庭郡”,遷陵縣治所不變,毀于秦末。2002年6月3日,在一號井內發現簡牘,6月29日完成發掘,簡牘共三萬八千余枚,為官署檔案。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有戶籍、土地開墾、物產、賦稅、徭役、奴隸、倉儲、津渡、郵驛、軍備、司法、刑徒、祭祀、日常事務等等,所提到的地名有洞庭郡、遷陵、臨沅、酉陽、陽陵、義陵、充、零陽、弋陽、沅陵等數十處,職官有縣令長、司空、司馬、丞、守丞等,紀年由秦始皇(含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到二世二年(前208)。簡牘數量遠遠超出過去考古發現的秦簡的總和。
簡牘文字真實呈現出秦代政治、經濟各方面的制度和當時的社會風貌,從根本上改變秦代學術史的面貌,里耶秦簡的發現是秦代考古繼兵馬俑以后的又一重大發現。

里耶古城遺址全景圖

里耶古城漢代建筑遺跡F4

瓦當

里耶古城一號井

里耶古城一號井出土秦簡
歷年主要發掘單位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自治州州縣文物部門。歷任發掘領隊及主持發掘者、主要參與發掘人員:柴煥波、龍京沙、張春龍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