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跡歷史價值無法估量
“在已發掘出土可修復的1000多件瓷器中,一件留有咸通紀年的瓷器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完整器也出土了一些,其中不乏可評上二、三級文物的。”張興國說,“這一次考古發掘最大的亮點其實不在于挖出來的文物,而是在于這些挖出來的遺跡,也就是做瓷器的作坊。這些能體現瓷器生產制作流程的相關遺跡,告訴人們長沙銅官窯的瓷器是怎么做出來的,向大家展示取泥、淘洗瓷泥、拉坯、上釉、裝窯、燒造的整個過程,這本身存在的歷史價值是無法估量的!”他介紹,在已挖掘出的遺跡中,取泥洞、儲泥池、陶車坑是保存得最為完整的,其他的部分有的已經殘缺不全。
據悉,此次挖掘出的遺址,已經在做詳細的展示方案,遺址將被設計成一個很漂亮的展示區,預計將于兩年后跟大家見面。
遺址遭到破壞令人痛心
“長沙銅官窯是獨一無二、不可復制的,不論在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上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我們必須加大對它的保護力度。”看著部分遭到破壞的遺址,張興國痛心地說。
由于長沙銅官窯遺址面積大、埋藏淺,任何人與牲畜都可以隨意登臨踐踏窯址,長期的人類農事與建筑取土活動,嚴重破壞了遺址原有表面,特別是對遺址區的文化層產生極大的擾動。加上大面積分布的文化層裸露地表,山地水田隨處可見瓷片、匣缽散落其中,俯首可拾的瓷片給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機。文物資源都不可再生,加大對長沙銅官窯的保護力度就變得勢在必行。
銅官窯遺址保護條例將出臺
“長沙銅官窯遺址是目前湖南省最有可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地方。”望城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李雪明介紹,“1988年1月,長沙銅官窯遺址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為全國100個重要大遺址保護項目,現在正積極著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湖南省政府函請國家文物局將長沙銅官窯遺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并已收到了國家文物局的復函。復函中要求做好各項申報的前期基礎工作,其中就包括要制定《長沙銅官窯遺址保護條例》。”
2008年,望城縣政府組織編制了《長沙銅官窯遺址保護總體規劃》,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后,于今年2月經湖南省政府公布實施。規劃確定了遺址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明確了保護措施,提出了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總目標。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曾到長沙銅官窯來調研,要求把長沙銅官窯遺址打造成世界一流遺址公園。”長沙銅官窯管理處主任文德霖介紹,各級領導對于長沙銅官窯的保護非常重視,省委書記周強,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陳潤兒都曾到長沙銅官窯來調研,并現場辦公,要求加大保護力度,實現“挖掘文物資源優勢,打造特色旅游名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