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京市玄武區新莊附近的南京林業大學校園內,發現一處明代錦衣衛墓葬。經過考古人員兩天發掘,在這個已被盜賊光顧過的雙室墓穴,不僅找到了兩對能夠證明墓主身份的合字墓碑,還從兩個墓穴的壁龕里出土了兩只躲過賊手的陶器,其中一只白色陶罐略顯普通,另一只散發著幽幽藍光的梅瓶,卻讓不少考古專家連連驚嘆!
女墓主家庭地位優于錦衣衛二把手
4月19日,經過考古隊員兩天的仔細清理,這個并未起拱,而是用青石條直接封頂壘土的雙室澆漿墓穴,完全呈現在了世人面前,經考古隊員初步估算,這處雙室墓穴長約2.8米,兩個墓穴加起來寬度約在3米,墓室深度1.7米左右,兩墓穴中間用青磚隔開。但是由于該墓穴早遭盜墓賊捷足先登,兩墓穴內棺槨和死者遺骨,早就化為烏有。
但是現場除了兩處4塊70厘米見方,15厘米厚的能證明墓主人身份的合字石碑外,收獲最大的就是,經過考古隊員精心清理,分別在男墓主和女墓主的腳頭位置的壁龕中,發現了一個白色陶罐和一個藍色梅瓶。男墓主出土的白色陶罐高約20厘米,很是簡樸,這讓周圍不少圍觀學生頗為失望,但是等當天下午3點20分左右,考古人員從女墓主墓穴壁龕中,取出一只高約30厘米,通體散發著幽幽藍光的梅瓶后,就連考古隊員也感驚奇,為了防止出土梅瓶氧化,在面世不到1分鐘的時間內,就急忙用保護袋給套上了。
作為官居錦衣衛副職的墓主墓室內僅有一個陶罐,而作為錦衣衛妻子墓室內卻存放著一只精美梅瓶,這讓現場不少圍觀者疑惑不解,更有好事者提出:“這不是女尊男卑嗎?這個刀光劍影里摸爬滾打的錦衣衛副手怎么混的啊?”
為此有相關人員解釋,從已經打開的女墓主石碑來看,這與女墓主身份特別不無關系,女墓主的父親曾是太子太保,應與皇室內的大人物關系親近;這位女子周氏由于家庭環境,有可能會受過朝廷恩惠,所以死后在其墓中也會有珍品隨葬。
根據墓室方向推測錦衣衛為徐達后人
由于南林大錦衣衛身份特殊,不少人紛紛猜測這位當年叱咤一方的“二把手”到底是誰,更有人因為這位南京錦衣衛指揮僉事姓徐,而不遠處就有中山王徐達墓,推測其就是徐達后人,對此,也有明史專家表示,僅是推測,作為考古只能依清理后的墓志再下結論。
明史專家馬渭源表示,這次出土的南林大錦衣衛合葬墓,距中山王徐達墓直線距離不足300米,加上附近,還曾出土過徐達五世孫——魏國公徐俌的墓葬,而這個南林大發現的錦衣衛“二把手”也姓徐,加上以徐達這樣的特殊身份,在其墓葬區不應該有外人入葬的可能,所以推斷,這位南林大的錦衣衛“二把手”,很有可能就是徐達后人,但是這位“二把手”卻無史料記載。
那么這位南林大錦衣衛“二把手”,名字到底是“徐敘”還是“徐君敘”?其妻隨葬出土的珍貴藍色梅瓶價值幾許呢?昨天晚上,記者聯系了明史專家季士家,季士家表示,由于其妻墓碑上出現過“南京錦衣衛徐君敘妻”字樣,那么這個人是“徐敘”還是“徐君敘”暫時無史可考,為此不能亂說。
至于這位錦衣衛“二把手”是否為徐達后人,依明代墓葬形制,后代一般葬于先輩東面,并以此類推排列,但是這個南林大錦衣衛“二把手”作為徐達后人,卻葬于徐達墓穴的東北方向,顯然有點不合形制?!暗且部赡軙S著時間推移,后人埋葬有所改變,目前來看一切皆是揣測,具體還需墓志揭秘!”季士家強調說。
對于南林大錦衣衛“二把手”妻子墓中出土的藍色梅瓶,季士家老先生看過照片后,連連贊嘆無論釉質還是造型都屬不錯文物,但是說起價值,季士家首先提到的還是,50年代徐達干兒子沐英墓遭盜時曾出土更大梅瓶,后來盜墓賊被槍斃,收繳來的梅瓶已經成為南京市博物館鎮館之寶,由于屬于國家級文物,就連平時展出也都以照片示人。而在1978年左右,一次考古中,季士家還帶領隊員在當時的南京市雨花臺派出所附近,挖掘出比這更大的藍色梅瓶。但是由于這種梅瓶留世稀少,如今能夠挖出仍顯彌足珍貴。
這個南京錦衣衛“二把手”無史料記載
明史專家馬渭源推斷說,在史料中其曾發現明確記載“南京錦衣衛僉事”這一頭銜,而那個人名叫徐天賜,是魏國公徐俌的小兒子。所以說,南林大發現的南京錦衣衛僉事,很有可能就是魏國公徐俌的兒子或者孫子。
至于南林大這個南京錦衣衛僉事為何史料沒有記載,很有可能其是庶出(不是大老婆所生),因為在古代小妾所生兒女,多數不被記入史冊;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這個錦衣衛因為家族原因而被皇帝口頭冊封,而沒有正式文獻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