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窯遺址位于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是宋代福建燒造黑釉茶盞的著名窯場。
窯址有蘆花坪、牛皮侖、大路后山、營長乾等處,遺物分布面積約12萬平方米。建窯燒造的瓷器品種有青釉瓷器、黑釉瓷器,以黑釉瓷器為主。黑釉瓷器又以兔毫盞為主,是宋代最佳“斗茶”用具之一。此外,還有油滴、鷓鴣斑、曜變等釉均是宋代黑釉瓷器的代表作。
建窯黑釉瓷蓋一度曾是貢品,受到宮廷青睞,并還流傳到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深受當地人民歡迎,在中外文化交流史具有重要地位。
“建窯是宋代新興的黑瓷窯之一”,其他較為權威的專家著述,也只有“宋代江南較為著名的黑瓷窯”之說,很少論及建窯燒瓷的起始和下限年代。根據九十年代初對建窯遺址的考古發掘發現,在水吉鎮蘆花坪窯址黑瓷堆積層的下面有青瓷層存在,出土物都具有晚唐、五代時期特征,因此,“宋代新興黑瓷窯”之說,顯然有誤,應予糾正。考古發掘又發現,在建陽城關附近的源頭仔村有一處燒青瓷、青白瓷的元代窯址:源頭仔附近的碗窯發現一處燒青瓷的明代窯址;水吉鎮大路后門東側發現一處燒青花瓷的清代窯址。因此,從廣義上的概念來說,建窯創燒于晚唐五代,歷宋、元、明、清四代,燒瓷歷史長達千年,而且對福建地區和江南廣大地區都有很大影響,以至在全國已發現的宋瓷窯址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都見到黑瓷。 (編輯: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