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記者從今天在河北省內丘縣開幕的2012中國文化遺產日河北主場活動現場了解到,該縣今年4月發現了隋唐時期大規模邢窯遺址群落,已探明有6 座相對集中且完整的隋唐時期邢窯窯爐和豐富的瓷片堆積層,并已采集到隋代白瓷碗、帶“盈”字款的白瓷玉璧底碗、唐三彩陶片等重要標本。
“從目前的發掘情況看,窯爐保存完整,沒有被破壞的痕跡。這樣較大規模的窯爐集中出現,而且保存相對完好,是非常罕見的。此次考古發掘價值很大,有可能被列為201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正在現場工作的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內丘考古隊隊長王會民介紹說。
據考古資料表明,邢窯創燒于南北朝晚期,經過隋朝的發展,到唐朝時已達到鼎盛階段,其精美的細白瓷作為貢品入主宮廷,還遠銷海外十幾個國家和地區,與當時的南方越窯青瓷并駕齊驅,被后人譽為“南青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