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走進考古現場“銅梁縣黃門窯址”在銅梁縣舉行。圖為窯址內挖出的大量碗、碟、盤等。 記者 李文科 攝

考古工作人員展示挖出的碗,不少器皿都已損壞。 記者 李文科 攝
(記者 黃軍)今日,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公眾考古活動走進了銅梁縣南城街道辦事處黃門村6社黃門窯址。今年3月,這里發現了一處窯址遺棘經專家考古,初步斷定為宋代涂山窯系。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這是銅梁首次發現涂山窯,現場的廢棄物堆積有4米左右厚,足見當時燒窯的盛況。
公路施工 志愿者發現考古線索
據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工作人員介紹,今年3月初,該院文物保護志愿者在銅梁縣南城街道辦事處黃門村村級公路施工中,發現了這處古代窯址遺跡現象。
3月15日,得到文物線索后,重慶市文化遺產院涂山窯研究專家林必忠,立即組織工作隊前往窯址遺跡現場,在銅梁縣文管所協助下進行踏勘,通過對該窯址地層堆積中的瓷片進行分析,初步斷定為宋代涂山窯系燒窯廢棄堆積。
10月下旬,林必忠再次率工作隊前往窯址遺跡現場,經過考古隊員近10天的考古調查和試掘,在窯址東部的民居后又發現少量的遺跡現象,該窯址分布面積約2000平方米,而方圓1平方公里都沒有發現其他同時期的窯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