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窯為五代時期的一大名窯,在文獻中常與宋代的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并提。相傳柴窯為后周世宗柴榮的御窯,故稱柴窯。世稱柴窯青瓷釉色為“雨過天青”。據《陶說》記載:“相傳當時清瓷器式,世宗批其狀曰:‘雨過天青云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博物要覽》說柴窯器物“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夷門廣牘》也說:“柴窯出北地,天青色,滋潤細媚,有細紋。足多粗黃土,近世少見。”《事物紺珠》則稱贊柴窯為“諸窯之冠”。柴窯器物傳世不多,世有“片柴值千金”之說。柴窯窯址尚未發現,有人懷疑歷史上是否有“柴窯”,一般認為它是在河南鄭州一帶。如《陶雅》說:“柴窯出河南鄭州”,《陶說》亦稱:“后周都汴,唐屬河南道,……柴窯,當即在其都內。”歷史上是否有柴窯?在陶瓷考古界至今仍未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