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標點符號,古人對前人的著作往往予以加注,因為沒有標點符號,導致后來的刻本往往發生把注解和原文連刻在一起,如此一來,有些語句就變得令人費解。
陶瓷史文獻的重要著作王佐《增補格古要論》和歐陽修《歸田集》中都如出一轍的發生誤刻現象,造成了五大名窯最有名的柴窯、汝窯成為千古之謎!
根據本人考古發現的全世界唯一的柴窯(雨過天青鈞瓷)標準器,我認為歐陽修《歸田集》中的句子“北宋汝窯頗仿佛之(柴窯)”是后人對原作加的注解。有人以此認為該書是偽書純屬無知。明代曹昭《格古要論》準確記載:“柴窯,出北地(郡);汝窯,出北地(郡)”從時間關系來判斷,歐陽修看到的汝窯絕對不是汝州窯,而是耀州窯,宋代文獻記載的耀州窯貢瓷時期與汝窯取代定窯的時期完全一致,明代文獻有識之士認為:“陶器者,柴窯最古(因此不可能是五代窯);柴、汝最貴,世間絕無之”,由此可見,明代就認為汝州窯不是汝窯,正是因為王佐一廂情愿的篡改成為“汝窯,出汝州”,明清的無學之輩就將錯就錯一直沿用至今。迎合了一些人的心理需要。王佐對“柴窯,出北地”原文加注“河南鄭州”,因為他不敢肯定,所以他沒有篡改成為“柴窯,出河南鄭州”,后來的刻本誤將注解與原文連刻,造成了令人費解的“柴窯,出北地河南鄭州”的胡言亂語。因為王佐畢竟不是騙子,給我們留下了重要線索,吳道子的設計圖既然是“雨過天青”柴窯,則柴窯是安史之亂以前的最古老的中華名窯,不容置疑!河南均州窯是冒牌貨,鐵證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