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個個精致陶骨發現消息的不斷傳出,中國陶瓷史上一段千古之謎被破解了。考古學家歷經半個世紀的尋找,終于在這個偏僻的清涼寺小村里找到了汝官窯遺址。
一座古老而神秘的窯場,能把礦石、泥土與火幻化為晶瑩剔透、如冰似玉的珍寶,這就是備受北宋皇帝偏愛與贊賞的汝官瓷。由于燒造的汝瓷僅供宮廷使用,嚴禁流入民間,所以汝瓷存世稀少,成為陶瓷界注目的焦點和世界各博物館爭相收藏的寶物,而民間則有“縱有家財萬貫,不抵汝瓷一件”的說法。
汝窯窯火僅僅燃燒了二十幾年,就因戰爭而消失了,而汝瓷的所有謎團,就像這神秘的器物一樣,或埋入地下,或湮滅人間了……
“縱有家財萬貫,不抵汝瓷一件”,汝瓷是傳世品保存最少的一種瓷,據專家統計,目前全世界傳世的汝官瓷不足80件。
2000年6月,河南省寶豐縣偏僻的清涼寺小村,突然熱鬧起來,大批的考古工作者、文物販子幾乎同時來到了這里,因為在村民居住的民房下面,考古工作者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這里發現了一批千年難得一見的寶物——碎瓷片。人們為什么要不惜一切代價找到它,這些破碎的小瓷片里又隱藏著什么秘密呢?
名列宋代“汝窯、官窯、鈞窯、哥窯、定窯”五大名窯之首的汝窯,因地處河南古汝州而得名,在中國陶瓷史上有“青瓷之首,汝窯為魁”之譽。
這些專為北宋宮廷燒造的御用瓷器即“汝官瓷”,簡稱“汝瓷”。汝瓷之所以被稱為五窯之魁,就在于它獨特的顏色——天青色。
專家介紹說,汝窯瓷之所以受大家歡迎,主要在它的天青釉。汝窯的天青釉色應該在北宋時期達到了最高峰,目前還沒有發現比汝窯的天青釉色燒得更好的釉。為了燒制釉色獨特的汝窯瓷,工匠們不惜工本,選名貴瑪瑙入釉,使其工藝更加精湛,最終使汝瓷呈現出汁如堆脂、面若美玉、瑩潤純凈、素雅高貴的皇家之氣。
因此,歷代皇帝都把汝瓷視為吉祥之物,鎮宮之寶。南宋文獻中有這樣的記載: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唯供御揀退,方可出賣,近尤難得。汝瓷在南宋初就顯得十分珍貴,到了元、明、清各朝代,更是深藏宮中,直至清末八國聯軍侵占北京,汝瓷才流出宮外,幾百年來,可謂彌足珍貴,有價難求。
1992年,散失于民間的一件直徑為8厘米的北宋汝窯瓷盤在美國紐約拍賣時,成交價為154萬美元;而在香港的一次拍賣中,一件宋汝窯三犧尊,以5000萬港元易主。
由于文獻記載不詳,燒造汝官瓷的汝窯究竟在哪里,它是如何燒造的也就成了千古之謎。為破解謎底,無數的古陶瓷專家學者為此費盡心血。
最早對汝窯瓷的尋找是從陳萬里先生開始的。1950年,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專家陳萬里先生專程來河南尋找汝窯。他當時跑了河南的不少地方,臨汝、寶豐、魯山,回去以后寫了一篇文章《汝窯的我見》。而從60年代,當時找到的主要是民窯燒造的那些瓷器,并沒有找到汝窯。
“清涼寺到段店,一天進萬貫”,一句流傳于寶豐縣清涼寺一帶的鄉間俚語訴說了這里曾經有過的貿易盛況,這也引起了來此進行調查的考古人員的注意。
20世紀80年代初,一群年輕的考古工作者徒步沿清涼寺到段店進行考察,10多公里范圍內竟發現有數十座窯址,但是卻并未發現汝官窯遺址的任何線索。與此同時,當地一些酷愛汝瓷的民間人士,也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在尋找著有關汝官窯窯址的蛛絲馬跡。
74歲的王留現老人,老家就在寶豐縣的大營鎮,家距清涼寺不足4公里。小時候也耳聞目睹過這一帶有寶藏的傳聞,自從他進了縣文化館后,就把傳聞當作一項事業去研究了。后來,他調到陶瓷廠從事專業陶瓷研究工作后,就更加留意從田地里尋來的碎瓷片,他不斷問自己:“汝窯會不會就在清涼寺這一帶呢?”
1985年盛夏的一天,有人告訴王留現,大營鎮清涼寺村有戶人家的紅薯窖塌了,無意間露出了一個瓷器,王留現得知消息后,馬上趕到了清涼寺村。
王留現到那兒一看,吃了一驚。那個東西猛然一見,就有一種霧光效應,雖然這個霧光效應很短時間就消失了,但是這個東西跟過去的不一樣。最后,王留現毫不猶豫地借了600元錢,買下了這件從未見過的瓷器。但是,它到底是官窯還是民窯呢,王留現的心里也沒數。
1986年,王留現帶著從清涼寺出土的那件瓷器,參加了在西安召開的中國古陶瓷研究會,他找到了當時著名古陶瓷專家、上海博物館的汪慶正副館長。回上海以后,汪慶正就派人到清涼寺去調查了。一年后,王留現意外地接到了一封從上海博物館寄來的信件。信上說,希望他能夠拿瓷器到上海來和上海博物館的館藏汝瓷進行對照鑒別。對照鑒別完后,汪慶正就跟王留現鄭重地說起了收購他那件汝瓷的事。汪慶正說這個汝瓷洗就是國家珍貴文物,不能個人收藏,應當獻給國家。最后,上海博物館給王留現頒發了國家文物局的獎狀,并發給了5500元獎金。王留現老人當年花了600元錢買下的這個汝瓷洗,據說現在的價值近千萬美金。
1987年5月,上海博物館依據他們在清涼寺采集到的同傳世汝窯器完全相同的46塊碎瓷片,和王留現捐獻的汝瓷洗,首次向世人宣布了汝窯的發現。為找到汝官窯所在地,揭開它神秘的釉料配方和燒造工藝,以孫新民為主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準備開始對寶豐縣清涼寺進行第一次試掘……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87年10月份進行了第一次試掘。當時開了兩個探方,發現有11件比較完整的、可以復原的汝窯瓷器。這就證實了寶豐清涼寺就是汝窯的產地。在隨后兩年的發掘中,考古隊盡管也發現了一些汝窯瓷碎片,但是,發現的大部分還是民窯的產品,它們并不是汝官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