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廳遺址,位置在江蘇省徐州市新沂市西南馬陵山丘陵地南端海拔69米的高地上,屬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
花廳遺址占地面積大約有70萬平方米 ,主要由墓葬分布區和遺址居住區2部分組成 。花廳遺址是中國史前文化遺址中,同時存在南北2種不同文化類型的遺址,為認識中國史前時期不同文化區之間的文化交流模式提供了例證 ,對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以及文化交融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花廳遺址聚落構成形態自然,體現出人與自然良好和諧的原始生態關系;出土的器物和圖案優美,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這個遺址可以追溯到距今6000至4800年前。跨越的時代非常漫長,就像一本厚厚的歷史書。花廳遺址不論是墓葬,還是出土的文物,都既有大汶口文化的風格,又有良渚文化的特性。這個情況說明:屬于黃河下游海岱文化區的大汶口文化與屬于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不僅在文化上交流融合,而且已出現共同的原始宗教信仰和精神文化因素。考古界將這一現象稱為“文化兩合”。
2006年5月25日,花廳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