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世汝瓷 屬于中國的那一抹天青色
2010/12/29 21:40:23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這是大家熟知的《青花瓷》的歌詞,然而歌詞中的天青色卻與青花瓷本身無關,這一抹天青色屬于中國五大名窯之首的汝瓷,中國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個個精妙卻獨有汝瓷獨占鰲頭。
如詩般的天青色
關于汝瓷的來歷也有一段如詩般的故事,傳說一天宋徽宗做了個夢,夢到一種被水洗過雨過天晴的顏色,醒來后即命工匠燒造這樣顏色的瓷器,名為天青色。
當然另一種說法是徽宗崇尚道教,道教與上天的交流時靠一種叫“青詞”的文字方式,道教猶愛這種青綠色,故此皇上愛屋及烏了;青詞又叫綠章所以汝窯是這種天青色。
目前汝窯的窯址已經發現,座落在河南的平頂山寶豐清涼寺,其建造瓷窯的條件完全具備。南宋葉真《坦齋筆衡》說:“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窯為魁。”說明汝窯在接受宮廷的任務,燒造汝官窯器,使北方青瓷的技術成為全國之冠。在制瓷工藝上開創了香灰色胎,超過了以前南方所有的青瓷,在燒成工藝上,采用滿釉支燒的方法燒成的支釘痕,其細小而規整的程度絕無僅有,汝窯主要依靠釉中所含少量鐵份,在還原氣氛中燒成純正的天青色,使汝窯釉面開裂紋片成為一種裝飾,使在燒成過程中無意識的缺陷(由于胎、釉膨脹系數不一致而產生的缺陷)變成了有意識的裝飾。
天青色原自瑪瑙
那汝瓷的天青色又是如何而來的呢?汝窯采用了南方越窯的釉色,同時又吸收定窯的印花技術,創造了印花青瓷的特殊風格,南宋周輝《清波雜志》云:“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末為釉,”汝窯產品土質細膩,胎骨堅硬,釉色潤澤,釉中含瑪瑙末,產生特殊色澤,其色有卵白、天青、粉青、豆青、蝦青、蝦青中往往微帶黃色,還有蔥綠和天藍等。尤以天青為貴,粉青為上,天藍彌足珍貴,有“雨過天晴云破處”之稱譽。釉屋瑩厚,有如堆脂,視如碧玉,扣聲如馨,釉面沙眼顯露了蟹爪紋、魚子紋和芝麻花。汝瓷的燒制,以小支釘滿釉支燒。
汝瓷注重釉色的典雅,為開片唯美,不講究刻劃裝飾,個別器物僅僅裝飾一道或幾道弦紋。造型大多模仿古代青銅的樣式燒造,古樸而端重。制作精細,盤、碗、洗等均采用裹足支燒,圈足外撇,器底留有細小如芝麻大小的支釘燒造痕跡。
在中國的瓷器發展史中,青瓷的燒造是一種標志,在我國古陶瓷中影響最大、時間最長、工藝最成熟、最完美的瓷器品種,而汝窯青瓷受到皇帝的青睞,使得地位不能與其他瓷器產品相比。汝窯瓷器的胎體都較薄,并呈現我們常說的香灰色,而其也已作為鑒定標準。而其器型普遍為小器型,我們常提的汝窯不過尺,正是由于其特殊的燒造工藝決定的。汝窯的燒造技藝很完善,使得后代無法仿制,南宋就有近憂難得之說,明清以來汝窯的仿品不斷,但始終仿的全無模樣,難怪乾隆皇帝手扶水仙盤仿品嘆道,“仿汝不似汝也”。
汝瓷傳奇的款識
一般喜歡瓷器的人,首先都要看瓷器的款識,都喜歡把瓷器翻過來看看底下寫的什么。
在宋代,并沒有形成瓷器底下寫款的制度,只有部分瓷器寫款。比如汝窯的款識有這么幾種:第一種是甲、乙、丙。這就是編號,按照順序很好理解。但這種編號不是燒制的時候寫上去的,都是后來才刻上去的。
還有一種底下寫很明確的文字,就是我們今天熟知的款識,而今在臺北故宮或以看到的汝瓷上的“奉華”兩個字。“奉華”指什么呢?奉華堂,南宋德壽宮的配殿,是宋高宗趙構的寵妃劉貴妃居住的地方,很多寫“奉華”的汝窯都是她用的。史書上記載,劉貴妃還有點兒才華,會畫畫,她自己有兩方章,一大一小,刻著“奉華”兩個字,畫完以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