媲美五大官窯的銅川耀州窯
2011/12/27 20:50:02
與宋代的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相比,耀州窯的聲名也許不那么響亮,較之當今景德鎮、淄博等著名瓷區,產品也不那么光彩照人。但是歷史的大門一旦打開,拂去它身上的塵埃,世人便會對其刮目相看。
近年來,富平陶藝村也不斷推進我國現代陶藝的發展,它是國際陶藝家協會(IAC)在中國大陸唯一團體會員,是國際陶藝家協會的陶藝創作營。
泥巴里玩出來的創意文化,一抹一旋,一剔一挑,所有這些細致入微的才情和創造,筑構了陜西陶瓷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完美無比的藝術殿堂。
銅川耀州窯 媲美五大官窯的東方古瓷鎮
唐宋耀州窯被湮沒在渭北高原黃土之下達五六百年之久,它的輝煌風采并不為時人所識。直到公元2009年3月13日,國寶宋代耀州窯青釉“大觀”銘文牡丹紋碗正式由國家文物局移交耀州窯博物館收藏。耀州窯這一沉寂經年的北方名窯才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中。
中國陶瓷協會副秘書長、耀州窯博物館館長薛東星說:“生產大觀碗的耀州窯是我國宋代八大窯系之一,在中國陶瓷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該窯創始于唐代,在北宋達到鼎盛,此后窯場雖有移動,但燒瓷從未間斷過,制瓷歷史長達1300余年,這在中國陶瓷史上極為罕見”。
據有關資料記載,耀州瓷最早的中心窯是在今天的銅川王益區黃堡鎮。范圍包括以東陳爐地區的立地坡、上店、陳爐等,綿延百里。古人有“十里窯場”之譽,可以想象當年成百上千窯工在此燒窯的驚心動魄場面。
耀州瓷主要有青釉、白釉、黑釉、姜黃釉、月白釉、鐵繡花等。其造型古樸典雅,產品光潔、明亮。一經窯變,氣象萬千,典雅飄逸。成品均帶有豪放粗獷、鄉土氣息濃郁的傳統藝術特點。其實撇開造型、花紋、圖案,僅僅顏色,耀州窯就提升和明亮了它的時代:瑩瑩的綠創造出的意境,不溫不火、不遮不躁。比元明清青花深沉,唐三彩恢弘的造型和濃烈的顏色,遠比明清瓷更具吸引力。
可能是因為那里離唐都長安不遠,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所以耀州窯剛一出世就顯示出一覽眾山小的霸氣,成為北方唯一敢與“官、汝、定、哥、鈞”五大名窯比肩的青瓷窯場,進入皇宮、深入官府和尋常百姓之家。
刻花倒流壺、公道杯、倒裝壺、良心壺、鳳鳴壺……在收藏界,提起耀州窯,人們立即會想到這些外形古樸,釉色溫潤晶瑩,造型更是獨特的藝術精品。同樣作為“貢”瓷供皇室使用的耀州窯,之所以埋名五大名窯之后,是因中國歷史名瓷是根據明初《宣德鼎彝譜》宮藏珍瓷定為宋代名窯,而當時300多件耀州貢瓷被金人掠去埋于北京廣安門地下。
富平陶藝村 蜚聲中外的現代陶藝之都
開車到富平縣城向北,就很快來到陶藝村,這是國內首家以陶藝為主題,集餐飲住宿、休閑度假、旅游觀光、參觀購物為一體的陶文化交流中心。
玩陶的作坊里,只見游客們滿手泥水,在陶藝師的指導下,滿眼放光,努力地做著自己心中的“所想”。黑頭發、黃頭發,包括手中柔軟的黃泥巴都在陽光下格外奪目。有的泥巴調稀了,“作品”就斜斜地歪了下來;有的干脆打扁了重來,做一個笨笨的筒……游客完全按照自己的感悟“創作”,然后將作品放到陶窯里燒制,就會凝固那一瞬間思想滑動的記憶。
這個地方還吸引了全世界著名的陶藝藝術家來到這里,用中國的泥土,留下了他們對于藝術和生活的感悟。更讓人們驚訝的是,原本已經定于在景德鎮舉辦的2008年世界陶藝家大會,因為國際陶協主席五次來富平考察,而最終決定將此次大會改在這里舉辦。而且富平陶藝村目前是國際陶藝家協會在中國的唯一會員單位。眼下,富平陶藝村已建成了造型各異、規模可觀的各國現代陶藝博物館14個和一座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