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潑墨 和而不同——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孫同鑫
2023/6/25 12:04:04
孫同鑫,1943年出生于江西景德鎮。現為“孫公窯”藝術總監、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景德鎮制瓷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青花潑墨創始人。曾被中國文聯、中國民協評為“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作品多次獲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被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多家機構收藏。
【本期人物 】孫同鑫
孫同鑫《山之韻》(青花潑墨瓷板)
孫同鑫《人在天涯》(青花潑墨瓷板)——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江西省省級非遺傳承人——孫同鑫(右一)接受《非遺之美》總編采訪(左一)
《非遺之美》總編姚澤民(右一)采訪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孫同鑫(左一)
相較諸多大師頭銜,孫同鑫更習慣把自己定位為一個手藝人,追尋著陶瓷世家的榮光,憑借六十年對青花藝術一往情深的愛,他的作品從傳統走向當代,從青澀走向成熟,從束縛走向自由。孫同鑫不再拘泥于傳統的限制,而更傾向于表達心中的審美意境,從物像走向心像,他的心暢游于蒼茫孤寂的塞外、雄渾寰宇的長城…在青白之間表達出他對世間萬物最純凈的感受。
祖籍江西豐城的孫同鑫,其祖父于清末光緒年間來景創業,家族四代以瓷為生,于1994年被景德鎮市政府授予"陶瓷世家"稱號。其父孫振東秉承父業,在恢復和提高傳統顏色釉研制工作中做出了成績。孫同鑫自幼秉承家學,六十年的瓷藝生涯中,他博采眾長,獨辟蹊徑,創造出一種前所未有的青花潑墨技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為當代青花藝術的新發展作出了矚目的貢獻,在陶瓷藝術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954年,11歲的孫同鑫進入祖父創辦的作坊孫榮記學徒,雖然不是美術科班出身,但他在青少年時代就有幸得到過享譽海內外的“青花大王”——王步先生的悉心指教,后來又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錫良先生為師。家傳的熏陶,名家大師的傳授,加上自己的勤奮努力和刻苦鉆研,日后半個多世紀里,他在釉下山水、人物和花鳥三大題材系列的創作中,佳作頻頻,碩果累累。在《中國當代陶瓷美術家大全》 《中國民間名人錄》 和《景德鎮陶瓷全集》等大型書典畫冊中,他那些被收錄的一幅幅畫作,正是他藝術造詣一步步精進的寫照。
談到與“青花大王”王步的交往,孫同鑫說:“王步與我家算得上是世交,我進紅旗瓷廠后跟著他學藝,常一起觀摩探討他的新作,深得悉心指點和關照。有次他從北京開會回來,很興奮地跟我說認識了徐悲鴻,帶回了作品畫片,表示要向大畫家學習,作品中要有屬于自己的東西,如徐悲鴻筆下的馬,就很有生命力。他會跟我談自己的創作構圖、用料、創新,談雕塑、青花繪畫等,這么多年過去了,仿佛還歷歷在目。”
孫同鑫深知向前人、向他人學習的必要性。孫同鑫說:“王錫良老師對其他藝術家好的東西也是不斷地吸收學習,要求我們也要這么做。他的作品有自己的思想,在技法上也突破了傳統技法的限制,走出了自己的藝術之路。那時我們都很熟,我母親就主動跟他講,讓他收我為徒。提著一籃糕點去,就算是拜師了。平常也常去看他,他對我的作品很關注,會帶著我一起寫生。言傳身教的還有陸如老師,經常對我的創作進行指點。身處名地,師從名師,師傳授受、情義相溶、兼收并蓄,對我的創作影響深遠。”
同時,孫同鑫也清醒地意識到,重復他人就等于否定自己,對于青花繪畫藝術而言,明代發明的分水工藝,水份感比元末明初的效果強,逐漸有了水墨的韻味。明代以后的青花一般分為勾線、分水或者是先分水、后勾線的這兩種操作模式。在他看來,用傳統的線條、筆觸方法和小面積分水技法,難以表達出想要的大視野、遠效果,于是不斷思考和實踐,孫同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