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義窯陶瓷中的佛教器皿
2022/5/19 15:18:47
佛教起初在我國的傳播不是靠深奧的教義,而是通過圖案和宗教儀式。陶瓷作為當時各階層都使用的實物,正是佛教傳播的極好載體。因此無論是造型還是紋飾,我們都能看到佛教文化對中國瓷器的影響。
我國古代北方瓷器代表性窯口之一的鞏義窯興盛于隋唐,而隋唐時期佛教各方面得以統(tǒng)一,佛學進入空前繁榮的鼎盛時期。一方面,佛教文化以瓷器為載體進行傳播,另一方面,佛教文化也豐富了鞏義窯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
鞏義窯的佛教用器,領略鞏義窯陶瓷的佛教藝術之美。
凈瓶,是古代大乘比丘經常隨身攜帶的十八物之一,用來盛水飲用或者盥洗。除了作為僧侶自備的隨身生活用具之外,凈瓶還是舉行佛事活動的禮佛器具,是佛門最為重要的“法器”。法器之所以稱之為“法”,是因為佛教用具中應該處處體現(xiàn)出教義的內涵及戒律的要求。隨著佛教的中國化,凈瓶的功能日益豐富,兼日常用具、法器、禮佛用具、供器于一體。
古代壁畫里的凈瓶
敦煌莫高窟第10窟壁畫 洪辯和尚樹下修禪
鞏義窯燒制的凈瓶類型、釉色都十分多樣
白釉凈瓶 隋 高25.1、口徑7、底徑6.2厘米 1990年西安市長安少陵原長安縣隋大業(yè)六年(610年)豐寧公主和韋圓照合葬墓出土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白釉帶蓋凈瓶 隋 高26.4厘米 來源:1、臺灣德馨書屋舊藏;2、香港佳士得,2016年 得一堂藏
白釉凈瓶 隋/初唐 高22.5、直徑10.6厘米 CREDIT LINE:Bequest of Russell Tyson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
白瓷凈瓶 唐 高23厘米 1981年河南省洛陽市龍門唐景龍三年(公元709年)安菩夫婦墓出土 洛陽博物館藏
白釉凈瓶 隋/唐 高22.2、口徑6.9、足徑7.2厘米 1956-1957年河南陜縣劉家渠唐墓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圖源:@鞠驍
青釉單口凈瓶 隋 高26、底徑7.5厘米 來源:美國藏家舊藏 得一堂
綠釉陶凈瓶 唐 玫茵堂藏
藍釉凈瓶 唐 高25、口徑9.9厘米 1998年偃師市恭陵哀皇后墓出土 洛陽博物館藏
褐釉凈瓶 唐 高26、口徑9厘米 1998年偃師市恭陵哀皇后墓出土 偃師商城博物館藏
三彩凈瓶 唐 高23、口徑5、底徑7.5、腹徑11.5厘米 鞏義市夾津口鎮(zhèn)采集 鞏義市博物館藏
三彩凈瓶 唐 高24、口徑5、底徑6.5厘米 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藏
三彩凈瓶 唐 高21、口徑5.5、底徑6.5厘米 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藏
三彩貼花凈瓶 唐 高24厘米 山西省太原金勝村唐墓(M3)出土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