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鄧碧珊瓷畫欣賞
2015/12/21 13:51:12
鄧碧珊,字辟寰,號鐵肩子,堂號晴窗讀書樓,生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逝于1930年,江西余干縣人,清末秀才,中國景德鎮陶瓷工藝美術大師,“珠山八友”之一。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科舉制度廢除后,在余干縣從事教學。1913年到景德鎮瓷業學堂任教習,一面代人書寫瓷字,一面習魚藻畫技。1928年,鄧碧珊加入由王琦發起的“月圓會”,時年54歲。鄧碧珊早期主要畫山水,后繪瓷板肖像。他最早嘗試用馬尾織造的九宮格繪制人像,乃陶瓷肖像畫創始人,景德鎮的瓷像畫家張洛山就是出其門下。到了不惑之年,則專事粉彩魚藻瓷畫兼畫花鳥,鄧碧珊的魚蟲,在設色上受日本東洋畫藝術的影響,他用筆及構圖受宋畫的影響,構圖虛實相生,用濕筆染墨,充實魚的體積感和質感,畫風洗練,題銘蒼郁遒勁。
鄧碧珊早年受過良好的教育,不僅飽讀詩書,有著扎實的文學功底,而且工于書法,尤以篆書為佳。加上他對唐詩宋詞、古人書畫耳熟能詳,因此,其畫作自是出手不凡。鄧碧珊當時在景德鎮屬外來畫家,沒有像一般的繪瓷藝人那樣經歷師傳學藝。正因為如此,當他一旦掌握繪瓷工藝技術,便使他的作品一面世就散發著濃厚的書卷氣,格調高雅,個性鮮明。
鄧碧珊 魚藻紋小罐
鄧碧珊 粉彩魚藻圖瓷板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