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畢伯濤瓷畫欣賞
2015/12/21 15:06:32
畢伯濤,名達,字伯濤,號黃山樵子,生于清光緒十二年(公元 1886年),逝于公元1961年。清末秀才,祖籍安徽歙縣,寄居江西鄱陽縣。中國景德鎮(zhèn)陶瓷工藝美術(shù)大師,“珠山八友”之一。
畢伯濤的祖父在江西饒州府開錢莊,家庭富裕,飽讀詩書。1899年,14歲的畢伯濤參加院試,考取清末秀才,至今還保存著當年赴考使用過的考籃及蠟燭。
清王朝被推翻后,科舉廢止,他仕途無望,精神苦悶中又遇妻子離世,為擺脫苦悶,畢伯濤攜一兒一女,到景德鎮(zhèn)謀生。偌大的景德鎮(zhèn)卻令他無處安身,只好暫棲五龍庵。在廟中2年,他靠為寺廟抄經(jīng)、作楹聯(lián)、寫匾額兼涂抹丹青糊口。五龍庵住持敬重畢伯濤的人品、畫品,先后推薦他到城中某翰林、局長家做家教。并安排其子畢淵明到一瓷業(yè)公司學徒畫瓷。早年在鄱陽拜畫家張云山為師學畫,后經(jīng)人介紹認識了王琦,并應(yīng)邀加入“月圓會”,開始轉(zhuǎn)向畫瓷。
畢伯濤的繪畫藝術(shù)來源于清代畫家新羅山人,盡管他所畫翎毛不熱銷導致生活窘迫,卻保持文人清高儒雅之秉性。畢伯濤在景德鎮(zhèn)陶瓷繪畫界以金石、詩、書、畫傲視瓷壇。
畢伯濤《喜溢眉梢》瓷板畫
畢伯濤花鳥瓷板
畢伯濤花鳥膽瓶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wǎng).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wǎng)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