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商典藏古董拍賣 傳臺北故宮出資10億收購
2010/6/23 19:58:41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前國泰信托董事長蔡辰男舊藏兩千多件古董書畫,因債務遭抵押,這批收藏分為兩部分,包括一千八百六十四件書畫以及三百零四件器物。臺灣“存款保險局”將器物部分委由宇珍拍賣處理,但引起爭議的是整批一千八百六十四件書畫,全由臺北故宮出面購藏。據傳這批書畫臺北故宮以新臺幣十億收購,在藝術界與收藏圈引發不少議論。
業界人士的質疑主要在于,政府既已決定公開拍賣這批文物,為何不連書畫與器物一起拍賣?他們也質疑臺北故宮以十億購買這整批作品的監價標準何在?另外,臺北故宮收藏本身即以書畫聞名國際,如今收購這批書畫的必要性何在?其中難道有什么希世名作讓臺北故宮不得不整批買下?
富商典藏古董抵押拍賣 傳臺北故宮出資10億收購
臺北故宮書畫處處長何傳馨否認臺北故宮購買這批書畫的價格是十億,但不愿意透露確實金額,“我只能說,坊間外傳的十億是不對的。”他說,這個案子已進入采購階段,依“采購法”規定,現階段他不便透露具體數據,程序完成后,會向大眾公開。
臺北故宮包下蔡辰男這這批書畫作品,內容以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的近現代書畫為主,包括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傅抱石、溥心畬和林風眠等名家之作,共計一千八百六十四件,另外還包括明清宣德式銅爐在內的十八件器物。
何傳馨認為,這批近現代書畫正好能豐富臺北故宮院藏缺乏的部分,“臺北故宮藏品以十九世紀中期之前為主,近現代書畫多由外界捐贈或購藏所得,目前才六百余件,這批私人收藏正好能作為當年臺灣收藏史的見證。”
對于這批民間收藏的真偽監定,何傳馨說,“絕大部分是沒有問題,少數可能有問題,但也可作為研究參考之用。”
何傳馨表示,當初是存保局與臺北故宮聯系,表示一批原屬蔡辰男舊藏的慶豐銀行抵押文物要進行處分。“蔡辰男的收藏絕大多數是書畫,當時臺北故宮書畫、器物處和南院處都派專人去看。存保局希望臺北故宮能整批購藏,因為要是挑著買,他們很難處理。因此整批書畫請人監價后,經‘行政院金融重建基金會’核定通過,就報給臺北故宮。”
對于存保局與臺北故宮的處理方式,部分業界頗不以為然。寒舍藝術空間王定干表示,基于文物保護,臺北故宮當然有權參與,“但是價格依循的標準在哪里?”
事實上,臺北故宮并不是唯一被存保局通知“看貨”的博物館。歷史博物館也被知會此事,只不過史博館被告知“看貨”是在臺北故宮挑完之后。
史博館展覽組主任巴東指出,史博館在剩下來的文物中,看中了一只白玉香爐和兩幅張義雄的油畫,最后因為開價太高只好放棄。“三件作品總計一千三百多萬的天價,連殺價的空間都很少,史博館一年典藏預算不過一千多萬,根本負擔不起。”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