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官窯御瓷領銜北京保利5周年秋拍
2010/11/24 20:18:02
北京保利5周年秋季拍賣會將于12月初隆重舉行,目前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本次保利拍賣精品云集,各個專場均實力強勁,不可錯過。
明清官窯瓷器一直以來都是市場表現十分堅挺的版塊,尤其是存量稀少、品質上乘的官窯稀缺資源,一旦出現在拍場即成為廣大藏家爭搶的熱點。本次秋拍,我們特別精心策劃了明清官窯御瓷專題,品質絕倫,無一不是可比肩博物館級的重要收藏,其品級和規模為近年來拍場罕見。
這批明清御瓷中的扛鼎之作無疑當為明宣德青花十棱云龍洗。永宣御窯青花作為中國陶瓷史上一座無可逾越的高峰,幾百年來都是陶瓷鑒賞家心中膜拜的經典,其雄健老辣的畫風、沉郁蒼茫的色澤、清透豐潤的釉水,對后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在眾多永宣御窯器物中,十棱洗當為其中最為珍貴和有代表性的品種之一。與通常永宣器物雄偉壯麗的風格不同,十棱洗這般小件器物更透出一種靈動,跟更撥動觀者的心弦,存世稀少,見有兩岸故宮及海外重要收藏機構如大威德基金會收藏,市場上可流通之同類作品甚為罕見。此洗胎釉溫潤,寶光內蘊,外壁凸起十棱,呈葵瓣式花口,外壁繪十組團龍,內心繪一游龍飛躍,身姿矯健,神態威儀,青花發色蒼妍沉穩,構圖疏朗有致,筆觸描繪細膩,但筆法豪邁,并且洗之直徑為20.7厘米,是已知龍紋洗中尺寸最大的一件,誠為宣德御窯之極品。
清代雍乾二君深慕永宣青花莊重典雅之風,故兩朝御窯也極力摹仿永宣青花蒼妍淋漓的筆觸神韻,頗得其精髓,并在此基礎上借古開今,創前世未有之奇,如此專題中出自法國舊藏的清乾隆青花纏枝花卉三羊尊即是一例風格獨特的創新之作。此尊造型古樸典雅,肩部飾三羊首,寓意三陽開泰。此種器形實自周漢銅壺化摹而來,為雍正御窯新創器形,并且所見多為單色釉器,而此尊極為特別,通體以青花繪纏枝蓮紋飾,青花發色蒼雅,紋飾描繪細膩,細部以重筆點染,以摹擬永宣蘇料鐵斑沉著效果,十分精彩。北京故宮藏有于此件造型相同而紋飾稍有區別之雍正款作品,故可斷定此尊應燒造于乾隆初年,蓋因弘歷自幼景仰胤禛,視之為明君之典范,特別乾隆登基之初,處處遵循前朝諸項規制,力求全面繼承雍正皇帝的藝術品味與審美情趣,此番特殊的緬懷之情于御瓷燒造之中流露尤甚,許多雍正時期首創的重要品類,在乾隆早期繼續燒造,其品格與前朝無異。本品正是這一段獨特歷史感情的見證。
此尊之紋飾亦有可探討之處。故宮藏雍正款作品腹部所繪之纏枝花卉紋飾有明顯的歐洲巴洛克裝飾風格,當為御窯畫師受清宮內西方傳教士影響之產物,此件花卉之品種和造型亦傳承了這種西洋意味,由此觀之,此尊當時應為一件古今結合、中西交匯的藝術思想指導下創作出來的一件清代御窯佳器,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來自上海世家舊藏的清雍正檸檬黃地青花纏枝花卉仿漢壺尊,亦為雍正御窯尚古摹宗的集大成者。此式器形源自上古青銅酒器,造型沉穩古樸,莊重敦睦;青花紋飾筆觸著力師法永宣御窯;檸檬黃釉之底色則是雍正一朝新創單色釉名品,如此仿古與創新完美結合的器物,充分代表了雍正御窯的最高水平。
另有清乾隆粉彩百花不露地葫蘆瓶,亦為乾隆彩瓷難得一見之珍品。百花不露地技法見于雍正琺瑯彩瓷器,取法歐洲銅胎畫琺瑯設計因素,而既表現中土名花如牡丹、菊花,又有西洋花卉如洋菊、苜蓿,甚是別致。此種技法流行于乾嘉,素為名品,以色彩繽紛著稱,但所見多為小件器物,如此件葫蘆瓶形制高大,所見極罕。此瓶彩料妍美,工致非凡,有濃郁的琺瑯彩特點,盡顯乾隆御窯無與倫比的華麗與尊貴,法國吉美博物館藏有乾隆粉彩百花尊,上海博物館藏有嘉慶百花天球瓶,可資比較。此瓶得自早年香港蘇富比拍賣,傳承有序,來源可靠,值得珍視。
清乾隆御制松石綠描金云紋《古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