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1年瓷器雜項藝術品拍賣
2012/1/7 21:09:46
2011年春季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行情延續了2010年以來的火爆態勢,除了各種古代近代名家字畫外,明清瓷器和古玩雜項等藝術品更是備受市場追捧,天價藏品層出不窮。但進入秋季以來,由于受宏觀經濟調控影響,2011年秋拍行情已漸現疲態,各大拍賣公司的成交額和成交率都明顯下降,藝術品市場拐點顯現。
明清瓷器創天價,白玉翡翠亦精彩
在藝術品市場上,明清官窯瓷器、掐絲琺瑯藝術歷來是僅次于中國字畫的大項,上拍數量多、品類廣、成交總額高。今年春拍,瓷器拍品延續著宮廷路線,在春拍中多以專場的形式出現,并以其品質和“皇家氣息”備受藏家青睞。
在保利春拍中,三件“皇家氣息”的拍品成交額高達1.67億元,其中“清乾隆御制寶石藍地洋彩蓮花如意萬代尊”拍出了7015萬元的高價。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中,四場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成交總額高達8.3億港元,一對“清乾隆御制鎏金銅胎掐絲琺瑯"春壽"寶盒”以5106萬港元成交,創下掐絲琺瑯器皿世界拍賣紀錄;一尊“南宋青白釉觀音菩薩坐像”以2530萬港元成交,創下青白釉瓷世界拍賣紀錄;另一件“清乾隆藍地琺瑯彩雙龍蓮紋盌/藍料雙方框四字楷書款”以6002萬港元成交。
在10月香港蘇富比(微博)“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國御瓷選萃之二”秋拍中,一件“明永樂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竟以1.6866億港元成交,刷新了明代瓷器拍賣的最高紀錄,成為唯一躋身億元榜的明代瓷器,另一件“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也以9026萬港元的高價成交。
白玉和翡翠在今年春秋兩季拍賣中同樣也有不俗表現。在北京保利秋拍古董珍玩夜場中,清乾隆六十年白玉御題詩“太上皇帝”圓璽以1.61億元成交,刷新御制玉璽和白玉拍賣世界紀錄;一件圓明園流失文物“白玉御制文慎德堂寶交龍鈕寶璽”以9085萬元成交。此外,保利珠寶專場也有4件拍品過千萬,均是罕見的翡翠制品;而北京藝融秋拍翡翠珠寶專場更是成績不俗,總成交額達4.71億元,其中一件大可盈握的“帝王色”玻璃種滿翠綠色大方牌以1.03億元的天價成交,創下了單件翡翠拍賣價最高紀錄;在嘉德秋拍中,一件石卿“赤壁夜游”壽山田黃石擺件則以2012萬元的佳績創下田黃石拍賣最高紀錄。
點評:今年秋拍瓷器、玉器行情已明顯不如春拍火爆,市場已逐漸恢復理性。這兩年來,明清瓷器、白玉翡翠價格呈幾何級數飛漲,讓部分投資者望而生畏。
宮廷用品成熱點,古琴、紫砂受青睞
這幾年來,宮廷御用制品一直是藝術品拍賣熱點中的熱點。在北京保利的乾隆巴洛克專場,僅上拍了3件拍品,成交額卻高達1.7億元,其中清宮鐘表的登峰造極之作“清乾隆銅鎏金轉花轉水法大吉葫蘆鐘”以7820萬元的成交價創造了中國宮廷鐘表拍賣世界紀錄;而嘉德秋拍“姚黃魏紫明清古典家具”專場成交總額也達到2.3億元,其中一件“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蓮慶壽紋寶座”以5750萬元的價格摘得本場桂冠,另一件清宮御用紫檀家具珍品“紫檀龍紋御案”以5520萬元易主。
今年春拍最具影響力的雜項拍品當數王世襄舊藏的唐琴“大圣遺音”。此琴在2003年曾出現在中國嘉德(微博)秋拍中,當時成交價僅為891萬元,而這次在嘉德春拍中又以1.15億元的天價易手,不到10年,漲幅竟高達10余倍;而北京華辰春拍中的“宋元仲尼式虎嘯琴”和“元仲尼式朱致遠琴”也分別以6555萬元和2415萬元的高價成交,古琴歷來存世稀少,其中很大一部分收藏于世界各地博物館,民間流傳很少,成為收藏者追求的奇珍異寶,今年古琴能拍出如此高價也就不難理解了。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