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拍令下收藏犀角象牙進入拐點
2012/4/8 22:06:45
未來幾年總體市場難有起色,老精稀雕件收藏行情或暴漲
■收藏周刊記者 趙旭虹 實習生 梁志欽
去年底,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發文緊急通知,犀角、虎骨和象牙屬于國家禁止貿易,不得作為拍賣標的。國內拍賣行隨即紛紛把犀角象牙撤拍。禁拍令對象牙的收藏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有藏家及行內人士分析認為,禁拍令之下,未來幾年總體市場很難有大的起色,不過老精稀雕件收藏行情或暴漲。
犀角象牙備受白領追捧近兩年收藏群體逐步擴充與龐大的書畫類收藏相比,犀角象牙是絕對的小眾收藏,多混雜于瓷器工藝品門類拍賣,偶爾會組合成專場形式出現。禁拍前市場反響非常好,升溫較快。據統計,2011年中國內地拍賣行有記錄的犀角雕刻拍賣標的約2750件次,成交額約11.36億元,成交均價74.66萬元;較之2010年,分別增長90.77%、111.82%和19.34%。借助犀角雕刻拍賣的火爆,不少資深藏家紛紛出貨。
2011年,中國內地拍賣的犀角雕刻,無論上拍量,還是成交價、成交額,遠勝海外市場,標志著犀角雕刻拍賣的重心完成轉移。這一現象引起了洶涌而至的藝術品基金的關注,中信信托有限公司發行了側重犀角、象牙雕刻的“中信文道·梵云雅玩投資基金集合資金信托計劃”。
這兩年,象牙制品的收藏群體擴充,尤其是受到白領上班族的追捧。2011年,內地七家拍賣行竟推出了九個專場和九個混合專場!2011年中國內地拍賣行有記錄的象牙雕刻制品拍賣標的約1.11萬件次,成交額約6億元,成交均價10.62萬元。較2010年,分別增長了107.61%、170.43%和53.25%。但去年底禁拍令的出臺使日漸升溫的象牙犀角拍賣戛然而止?;⒐蔷婆馁u引發禁拍令拍場全部停拍犀角象牙去年底,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發文緊急通知,犀角、虎骨和象牙屬于國家禁止貿易,不得作為拍賣標的。禁拍令出臺突然,有的拍賣行甚至早已經把原計劃上拍的犀角、虎骨和象牙拍品印在年底冬拍的圖錄里,接到禁拍令后,不得不馬上撤下。西泠拍賣更在拍前公開發布《關于取消“西泠印社(微博)首屆明清犀角專場”及象牙制品、虎骨酒的通告》。
禁拍令出臺的背景是什么?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藝術品拍賣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劉幼錚接受收藏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禁拍令文件發出的契機是由拍賣虎骨酒引發的。去年國內個別拍賣企業公開宣傳上拍虎骨酒而在國際社會產生了反響,并由此連帶出犀角、虎骨和象牙等有關野生保護動物制品違法流通的問題。
去年11月,國家林業主管部門約會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緊急通報稱,這些行為違反了我國有關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并引發了國際締約國的反對。為此,國家林業局鄭重要求,拍賣行業必須對此類問題予以立即制止和整頓。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于2011年12月15日向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發出相關通知,并要求全行業立即執行。
據劉幼錚介紹,目前,全國各地的主要拍賣企業已全部停止了犀角和象牙的征集和拍賣活動。
行情分析
犀角象牙流通或不會全堵死
禁止公開銷售是否雪上加霜?有拍賣行人士表示,近期再放開象牙和犀角售賣的可能性不大,象牙和犀角的市場成交情況未來數年很可能不會有所起色;也有行家認為該規定只是“權宜之計”,不會完全堵死象牙和犀角流通渠道:“重點是如何規范鑒定環節。”
盡管如此,犀角的高價位決定了大部分近年入貨的擁有者都有較強的實力,少有“賤賣”的可能。“說犀角價格下跌倒不如說市場將在未來呈現有價無市的行情。”一名文物行家如此總結說。
老精稀雕件收藏價值將提升
隨著禁拍令的下達,新犀角象牙等制品逐漸在各大拍賣行及古玩交易市場銷聲匿跡,精品老牌雕件反倒因此引起更多藏家的關注。據有關部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