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中國藝術品市場分析
2015/10/16 12:34:32
2004——2014這十年中,全球藝術品市場增長十倍有余。2014年,全球藝術品總銷售額超過511億歐元,比上一年增長7%。雖然近十年成交量一直在巨幅增長,但增長的幅度沒有成交額高,這就意味著市場完全由高價藝術品在拉動漲幅。
美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藝術品市場,在2011年中國曾經一度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藝術品市場,但隨后份額一直在下降。截至2015年,中國的市場份額比英國高出不到1%,主要原因是英國市場在逐步回升,排在英國之后的是一些老牌的藝術市場,比如法國、德國、瑞士。
從全球范圍來看,拍賣市場至少占有50%的市場份額。2014年,全球拍賣市場占總體市場的48%的份額,達到了846億歐元,比上年增加了9%,總銷售額超過了2007年的市場峰值, 比2009年的最低點增加了88%, 增長幅度驚人。從2004年到2014年期間,全球公開拍賣的銷售額增長了一倍多,主要來源于美術品市場的高價拍品,還有中國拍賣市場的增長以及美國市場的強勁表現(xiàn)。從拍賣市場的份額來看,局面有所改觀。美國是35%的份額,中國是31%的份額,比第三位的英國高出10%以上。
中國市場開始成熟
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中國藝術品市場20余年來從無到有,迅速崛起, 總體市場規(guī)模已居世界第二。從全球來看,中國是近十年來增長最快的藝術品市場,2003年到2013年,中國藝術品市場銷售額增長了9倍,年均增長率超過了40%。中國藝術品市場在2011年達到了市場頂峰,成為全球最大的藝術品市場。接著就是急劇下降,重新跌回全球第二的份額。近兩年買家的行為更加謹慎,拍賣價格更加溫和。大多數(shù)專家認為整個市場進入了成熟期,所以價格不會有太大的波動。雖然近三年整個中國藝術品的表現(xiàn)比較低迷,但過去十年的增長仍然是一個奇跡。
業(yè)內普遍對中國的拍賣市場還是持樂觀態(tài)度,但同時,藝術品市場還是存在某些問題——我國藝術品市場的流拍率高達57%,也就是說,在100件拍品中有57是賣不掉的。在過去十年中,拍品數(shù)量增加了338%, 但是整個成交數(shù)量只增加了187%。
藝術品市場分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一級市場以畫廊業(yè)、藝術品博覽業(yè)為代表;二級市場就是拍賣業(yè)。這些年來,中國這兩個市場總體來說都蓬勃發(fā)展,特別是藝術品拍賣市場,屢創(chuàng)天價,引人注目。中國藝術品市場持續(xù)發(fā)展的直接動力,來自高凈值人群的增長,得益于中國經濟發(fā)展帶來的藝術品需求的增長。按照美國10年期投資回報率統(tǒng)計,房產的投資回報率是4.5%, 股票是13%,藝術品則是24.5% 的投資回報率。從這點看,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逐漸富裕起來的中國人包括塔尖的百萬富豪,會把自己相當部分的資產配置投向藝術品。事實上,近年來,中國百萬富豪們將17%的資產用于珠寶、奢侈品、藝術品等領域,其中18.2% 的資金投向藝術品。
中國藝術品市場在未來十年前景可期,除了“塔尖”人群持續(xù)擴大外,數(shù)量更為龐大的中國中產階層隊伍也在不斷壯大。按照中國社科院統(tǒng)計,在總的就業(yè)人口中,中國中產階層正以每年1%的速度增長,意味著每年凈增700多萬人,而據(jù)調查顯示,90%的中國中產階層有收藏購置藝術品的意愿。
這兩部分人群絕對數(shù)量的持續(xù)增長,必然帶來藝術品需求的不斷增加,推動藝術品市場在可預見的未來保持強勁增長態(tài)勢。另外一個趨勢是,由于藝術品的唯一性、稀缺性帶來的高回報以及無形價值,藝術品收藏與投資正由以往的個人愛好擴大為機構行為。機構收藏既有增加企業(yè)文化的考量,也是一種重要的投資行為。目前,機構收藏在中國藝術品消費中的權重越來越大,這一趨勢符合國際藝術品收藏規(guī)律。據(jù)中國機構收藏調查報告,2012年以來,企業(yè)收藏資金大約每年在450億元左右。企業(yè)藏家購買力占整個藝術品市場60%以上,藝術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