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投資年回報率高于房地產
2013/11/18 21:08:39
現在,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人們收藏的熱情越來越高,而如何收藏,是新入門者面對的問題。這里,將收藏分成兩個方向加以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一、首先要區別專業收藏和大眾收藏
歷史上中華收藏文化的核心是文人收藏,也就是這里所說的專業收藏。當時的主體是官、商、仕。官是儒官,商也是儒商,所以統稱為文人。在上海,由于學習書畫藝術的需要,許多畫家如吳湖帆、劉海粟、程十發、謝稚柳、唐云,都成了很有代表性的文人收藏家。今天,由于文物、藝術品價格昂貴,出入拍賣行的大多是有實力的企業家,所以用專業收藏來代替文人收藏可能更貼切一些。根據我國文化部市場司發布的2011年藝術市場白皮書統計,這些企業家每年購入的收藏品大約61%是名人書畫,31%是瓷器古董,8%是油畫及當代藝術。其均價為每件30萬元人民幣,又分成書畫32.9萬元,古董瓷器22.42萬元,油畫79.54萬元。所以,財力成了專業收藏的首要門坎。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蘇杜村作品《恭喜佛》現收藏于綠寶石藝術陶瓷館
大眾收藏又稱民間收藏。民眾有一定經濟能力和興趣的都可以進入。實際上,我國很多家庭都有收一點郵票、錢幣、擺件、飾品的傳統,以自娛自樂、自我學習為特點。大眾收藏投入的資金少,藏品價位低,但也具有文化含量和收藏價值。有的甚至也有不錯的投資收益。如郵票投入少,但二三十年后來看回報也很豐厚。有的紀念幣、金銀幣,增值也不少。大眾收藏也有專業性和文化成績,如有的人收算盤,有的收各類鋼筆,有的人收報刊的創刊號,名家的簽名本,日積月累,陶冶了性情,提升了素養,也積累了有文物價值的史料。大眾收藏有460多個品種,豐富多彩,可以滿足人民群眾的收藏需求。而且由大眾收藏積累了經驗,有的人后來也具備條件轉向專業收藏。
專業收藏和大眾收藏都有娛樂、學習、提高自我的共同點,所不同的是專業收藏更側重收藏人類文明的重要物證,是國家博物館、美術館的重要補充。1949年以后,我國很多博物館和美術館的藏品,來自專業收藏家的捐贈。同時,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專業收藏也是投資理財的工具。美國10年期投資分析顯示,年投資回報率房地產4.5%,股票13%,藝術品24.5%。這些年,我國經濟超常發展,許多專業收藏人士因此一本萬利。
二、專業收藏應該注意的問題
1.量力而行,謹慎入市。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能夠承受收藏失敗的風險。絕對不可因收藏影響正常的事業、生活,絕對不要以貸款方式收藏藝術品。因為有經濟壓力的收藏是不快樂的,同時藝術品變現確實比較難比較慢。
2.不要有太強的投資目的。要多注重收藏的文化性和愉悅性,單一的投資行為不可取。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汝瓷燒制技藝)傳承人朱文立作品《弦紋尊》現收藏于綠寶石藝術陶瓷館
3.入市前要有可靠的專家指導,要有充分的專業知識儲備。要多讀權威專家寫的專著,編的圖冊。要多看實物,反復比較。現在博物館、拍賣行都提供了很好的看實物的條件。知識儲備一是掌握鑒定真偽的眼光和專業能力。二是品賞優劣的眼光。三是判定價格的能力。這樣,不會犯大錯誤。付學費是必然的,但準備充分了代價會少得多。
4.入門由小類到大類。在價格高起,偽作甚多的今天,初入門的人不要同時收多類的藏品。否則資金、能力和精力(時間)都跟不上去。比如可以專收玉器,玉器又可分成古玉、明清老玉和新玉三類,由其中一類入門,再旁及其他。書畫是一個大類,可以只收近代或現代或當代的,或者只收某幾個畫家的作品,這樣容易看到階段性成果,也容易把握真偽、優劣等關鍵問題。收的門類多能力也跟不上。
5.善于發現,另辟蹊徑。火眼金睛是辯偽識真的,獨具慧眼是看趨勢的,是一種發現能力、前瞻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