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古玩市場發展趨勢
2016/3/22 17:04:06
作為文化產業的組成部分,古玩市場近兩年持續低迷,前路茫茫。面對驚慌失措的古玩市場開辦者、經銷商,記者采訪了全國工商聯民間文物商會會長宋建文先生,請他就2016年古玩市場發展趨勢,從多角度給出了自己的預測:
一、場內古玩商品全面進入冬眠期,場外古玩非正常進入市場。由于古玩商品購買力大幅度縮減(縮減幅度近90%),市場行情繼續低迷(客流量下降近60%),古玩商品價格大幅度下滑(下滑近70%),及前幾年買入價與現在市場價的巨額倒掛,原先成交活躍的古玩商品幾乎全面進入冬眠期。市場可見的古玩藝術品越來越少,個別出現者也只能充當“模特”作用,真正的古玩藝術品成交額銳減。
另一方面,場外古玩非正常流入市場的幾率卻在增加:一是因資金鏈斷流,導致許多企業收藏家拋售古玩,寧可承擔價格銳減的損失,這部分古玩正好成為古玩經銷商撿漏的獵物。二是間或有急需資金的企業將用于貸款抵押的古玩不得已投向市場,良莠不齊,真假混雜,加上貸款額度與可實現價格的巨大落差,真正成交者很少。
二、古玩市場倒閉潮開始顯現。由于古玩市場前幾年過分商業化炒作,其間大量非專業市場開辦主體跟風而入,在經歷了2012年開辦峰巔后已迅速跌入低谷。目前,古玩市場倒閉潮已不可逆轉地顯現。預計年內倒閉和轉業者數量不會低于10%。其中有一現象:市場的開辦年頭與市場倒閉速度恰成反比。市場開辦年齡越短倒閉速度越快。最先進入倒閉行列的將是那些古玩元素稀少的古玩市場和場地高額承租而來的二房東型古玩市場。
三、經營者普遍追求降低成本。在古玩商品進入全面冬眠的形勢下,古玩經營者追求經營成本的降低已成普遍做法,甚或唯一做法。主要包括三種具體行為:一是固守一地一攤,以往古玩繁華時期狡兔三窟狀態徹底改變。二是減少一地一攤店鋪經營面積,追求單一店鋪減成本,兩家或多家合租一鋪的組合型店鋪經營模式將會形成一個時期的市場經營時尚。三是要求市場開辦者降租金,或者向租金低廉的市場轉移。
四、購買群體出現顛覆性變化。繁榮時期古玩市場購買群體主要包括古玩愛好者、經營者、收藏者、實用者、送禮者五類。曾經一個時期,聲勢浩大的送禮群體成為主力。這一主力購買群體的減少表現在高端古玩購買數量上和這部分古玩需求群體的購買人數上。據市場權威人士估計,送禮需求群體以往購買金額保守計算不低于市場營業額的60%。由于送禮群體的退出,造成市場購買力和購買額銳減,古玩經營者之間串貨成了當前古玩市場交易的主體和主旋律。多數專家認為,這種購買主體的顛覆性變化不值得大驚小怪,恰恰體現了市場在理性回歸。
五、降租金成為市場競爭主要手段。隨著古玩經營戶追求降低租金的欲望漸趨強烈,市場出租面積大幅度縮水,攤位空置率越來越高,古玩市場開辦者的壓力嚴重超預期,市場間的競爭熱度迅速膨脹。客觀分析,我國古玩市場的管理水平尤其是有形市場的管理水平還處于中低級階段,與其他業態的市場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因此,突然出現的激烈競爭很難逼迫古玩市場的開辦者拿出創新的競爭手段。降低租金就成了市場各家爭相效仿的主要手段,而此舉比的是各家古玩市場硬邦邦的基礎實力。
六、古玩經營模式探索出現空前活躍局面。自上世紀90年代末金融危機起,古玩商業經營模式的創新呼聲就一直此起彼伏,諸如在古玩市場搞各種活動類別和方式的探索,花樣翻新的古玩會所模式,多種金融形態和金融主體涉足古玩商業領域,設立古玩研究院等多方文化興市意愿的努力。客觀地講,上述探索尚無任何一種收到明顯預期效果。雖然普遍認為文化興市是今后古玩商業發展的希望,但如何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的模式,仍會困擾今后一個時期的古玩經營。
七、民間文物專家成為文物鑒定市場主力。隨著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