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做人人爽,欧美色在线,一个人的高清视频www,69xxxx女人,啊用力点国产嗯快在线观看,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揚州特產:漢瓿
2011/2/27 21:05:24

  揚州剛興收藏熱那陣,瘦西湖北大門外的花鳥市場內,每到星期天總是熙熙攘攘,人聲鼎沸。市場內多數是賣鳥賣狗的,還有一塊跑馬場,里面奔馳的蒙古馬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東北角占地極小的古玩攤,對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每到周日清晨就趕到那里,有時還要扛著年幼的兒子,在里面一圈又一圈地轉,肩頭和頸項被尿濕過好幾次。
  那時市場內老東西很多,不似現在贗品泛濫。憑著看了幾本書的記憶加熱情沖動,我也小試牛刀買了一些藏品,計有:明代永樂青花籬笆纏枝菊紋碗,20元;崇禎“五味調和”書法青花碗,5元;康熙青花嬰戲罐,30元……當時工資不高買后還挺心疼,現在看來是撿漏兒了。因為一心想著要搜集一些瓷器上的繪畫資料,我對古代陶器及單色釉瓷器并無大的興趣。每周日常見有一人呼“漢罐大王”的壯實人,拖一板車漢罐、漢瓶等陶器來賣,多是揚州西北郊民工燒窯挖土所得。價也不貴,低則三五元,高則上百元一只。當時只是看著玩玩,一件也未買。日前和幾個有同樣經歷的畫友談之,皆嗟嘆不已。
  商周時期,在我國南方地區大量燒制印紋陶器時就產生了較原始的青瓷。東漢時農業普遍使用牛耕,商業和對外貿易逐漸發達起來,所以需要大量的金屬來鑄造農具和貨幣。當時金屬產量有限,非常珍貴,因此多數日用品則以陶器代替。東漢中晚期,在浙江上虞地區和南方的其他窯場成功燒制出了青瓷,這些青瓷也大量出現在揚州的市場。“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揚州西北郊蜀岡之上至今仍有漢廣陵國都城遺跡,有大量的兩漢王侯及其家族墓群。漢人受儒家思想影響,“事死如事生”,崇尚厚葬,漢墓里往往埋著許多金銀器、漆器……陶器如罐、瓶、鼎等生活用具更是一應俱全。同吳越地區大量出土的春秋劍一樣,漢罐被稱“揚州特產”毫不為過。
  3年前,我為補缺買了一只漢瓿,高33.9厘米,上部是青黃色釉,自然古樸。買時匆匆加之天色微明,瓿身被小販用黃泥抹過,回來一洗,果然有大裂紋,然瑕不掩瑜,哈哈一樂。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