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文工作紀實——六十年代從業
2015/12/25 18:21:16
夏侯文大師于1964年進入龍泉瓷廠,當年工廠生產虧損,靠向銀行貸款給職工發工資;縣委下派工作組進駐工廠,三進三出均不頂用。其實是工廠生產的產品不對路。夏侯文分配在技術科專職開展新產品設計與工藝研究。根據外來信息,他設計出竹節杯、語錄杯、竹葉小餐具和鐵路茶杯、鐵路餐具等新產品。其中鐵路用瓷一問世,便引起了鐵道部高度贊賞,十分重視,于是全國許多列車段來廠訂貨,產品供不應求。瓷廠一時扭虧為盈,扭轉乾坤。加上竹節杯設計成功,國外許多商家前來訂貨,每年在廣交會上都迎來大量訂單。為了完成出口任務,龍泉瓷廠和三分廠全力以對,大量生產竹節杯,出口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竹節杯這一品種自問世以來直到企業改制,生產三十七年出口久盛不衰,半個地球都有,這在陶瓷史上極為罕見。
夏侯文設計鐵路茶杯
夏侯文設計竹節杯
1967年,出色地完成“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赴挪威國際博覽會設計任務。當時處于文革期間,生產動亂,領導靠邊,設計任務的完成,除了個人努力,還要感謝當時試制組全體成員的大力支持。
夏侯文,1935年8月出生于江西,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現任職于浙江省龍泉市夏侯文龍泉窯研究所。
夏侯文大師基礎理論知識扎實,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厚的傳統功底。幾十年來為振興龍泉青瓷投入了極大的精力,在探索古瓷的藝術與實用相集合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創作作品達四千余件套參加過挪威,日本等國際博覽會展品設計,設計了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專用餐具。首創哥窯日用瓷、哥弟窯結合瓷。成功地研制出《青瓷釉下彩》、《青瓷玲瓏》、《簿胎青瓷》。其作品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四件、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二件、國務院中南海紫光閣收藏三件、中國陶瓷館收藏二件。作品“梅子青九寸雙魚洗”經國務院收藏并定為國禮饋贈外國元首;中國歷史博物館鑒定其為世紀陶瓷經典,是珍貴文物藏品;中國工藝美術珍寶館專家們將其鑒定為“中國工藝美術珍品”,由國家收藏在珍寶館。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