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拍場中現當代陶藝系譜
2011/6/9 20:46:48
現當代陶藝的四大主根
現當代陶藝的興起與發展源自于四大主根:陶瓷歷史的傳承,現代科技的發展,主流美術的影響,全球化的大眾文化。現當代陶藝主干又產生了許多分枝:實用性器皿類,建筑壁畫類,純藝術雕塑類,主流美術,當代藝術的影響與滲透等。中國傳統陶瓷是以窯口或大規模的產區形式傳承的,而國外傳統陶瓷是以家庭作坊、村落、城鎮以及品牌公司延續下來的。陶瓷藝術從工藝美術到純美術,當代陶藝的轉變受益于現代科技與陶瓷材料工藝的發展與進步(科學技術對陶瓷材料工藝的影響之大是任何藝術學科不可比擬的),陶瓷藝術與主流美術的互動,以及大眾文化與E時代網際網絡和全球化的進程。
器皿類實用性陶藝和雕塑類純美術陶藝
在中國傳統陶瓷文化中,器皿類陶瓷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器形的變遷承載著東方文化的哲理,象征著歷史的傳承,貫串了整部工藝美術史。相對而言,陶瓷雕塑與日常生活藝術存在著較大的距離。歷史上大部分雕塑類陶瓷是以陪葬的冥器形式存在的。秦漢陶俑與唐三彩俑都是埋在地下的陪葬品。一些祠廟樓臺建筑上的人物動物雕塑也從未被陶瓷藝術主流所重視。雖然部分器皿也曾刻畫了一些動植物形象作為裝飾,但是,這些內容主要還是以平面裝飾的形式出現。直至近代,陶瓷雕塑福祿壽、佛像、仕女等才出現在工藝品市場。在20世紀以前,大概很少有中國家庭會將一件人物陶瓷雕塑放在家中當裝飾品。
器皿類陶瓷的五大分枝
實用性器皿類陶瓷可以區別為五大分枝:產區特色,民窯風格,官窯風格,時尚風格,陶瓷設計。
產區特色是中國陶瓷文化的重要財富。相比之下,當代陶藝如同一個初生的嬰兒。同時,在E時代文化、陶瓷藝術高等教育等多重影響下,陶瓷產區也涌現出一波波變革浪潮。一些工藝美術大師與青年學院派陶藝家將陶瓷產區的傳統工藝與現當代藝術理念相結合,創作了無數兼有產區特色與時代風格的陶藝作品。這些產區特色包括:景德鎮瓷器、廣東佛山——石灣公仔、龍泉青瓷、宜興紫砂、湖南醴陵釉下彩、河南禹州鈞瓷等等。
傳統器皿類陶瓷主要分成官窯風格與民窯風格的兩大派系。官窯風格與民窯風格就好像是景德鎮瓷器上的工筆畫與山東大魚盤上的寫意畫。官窯瓷器讓人聯想到皇宮貴族奢侈盛大、金碧輝煌的慶典宴會;而民窯陶瓷則與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相聯系,讓人感到溫馨與親切。
官窯風格的陶瓷是泛指工藝精致完美或風格艷麗豪華的,具有很強裝飾性的陶瓷類器皿。早年的官窯陶瓷主要為帝皇與宗教擁有。傳統官窯風格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景德鎮瓷器。明清時期的景德鎮官窯在瓷土材料,制作工藝,裝飾手段等方面達到了頂峰。18世紀以來,歐洲的英國,法國與德國也有不少皇家貴族支持的瓷廠,專事制作精致細膩,富麗堂皇的瓷器。這些官窯風格的瓷器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當地的陶藝家們的創作與發展。
民窯風格的陶瓷是泛指一些以家庭作坊形式制作的、簡樸、天然、厚重的陶瓷器皿。日本的傳統陶瓷相當部分是以民間家庭式作坊存在的。上百年來,不同的家庭作坊形成了不同的陶瓷工藝與藝術風格。此類陶瓷作坊在日本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與良好的保護。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以來,受到日本“民藝”陶瓷的影響,美國各地鄉村涌現出不少個人陶瓷作坊,并逐漸發展成為純樸厚重的美國鄉村風格。此外,世界各地均有不少個人陶瓷作坊將時代精神融入陶瓷制作,嘗試著新材料、新工藝、新風格,開創了個性化實用性陶瓷的新面貌。
時尚風格的陶瓷用具大部分出自于一些科班出身的新生代陶藝家之手。一些陶瓷專業畢業生開設了自己的陶瓷工作室,設計制作了不少不規則、不對稱的個性化餐具與茶具,成了當代陶藝界的一個新興實用性器具的創作群體。一些青年陶藝界師生還設計制作了非常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