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市場的碰撞 黑陶企業逆向轉型
2011/10/20 20:49:01
中國黑陶看山東,山東黑陶看日照。在日照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黑陶之鄉”稱號,并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黑陶藝術節后,黑陶文化漸成日照的另一張城市名片。
“股票、房地產投資上的受阻,讓藝術品市場迅速火爆起來,但一般藝術品企業很難沾光。”16日,日照黑陶邢文化藝術中心主任邢葆東邊細致地品著功夫茶,邊慨嘆藝術家和企業家完美結合的艱難。他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雖然文化產業正迎來新一輪發展契機,但在收藏者與投資者講究名家名作,而普通消費者的文化產品消費層次還較低的背景下,藝術與市場正在激烈碰撞。
“潛規則”下的品牌塑造
作為日照最大的黑陶生產基地之一 ,黑陶邢文化藝術中心在業內頗有名氣。
“現在黑陶已成為日照的特色紀念品,當地很多單位對外贈送的黑陶禮品都出自我這里。同時,還有不少慕名而來者。”坐在擺滿榮譽證書和黑陶藝術品的辦公室里,邢葆東很是自豪。
但在藝術品市場不看實力看名氣的“潛規則”下,為讓黑陶產品能被市場認可,邢葆東多年來不得不為企業尋找出路而絞盡腦汁。
他說,日照的黑陶文化源遠流長,可以說龍山文化就是黑陶文化。不過,百姓對黑陶文化的認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為普及黑陶文化,1997年香港回歸時,他用7個月的時間制作了一個2米高的黑陶大花瓶———盛世龍瓶,代表日照市在北京展出,喜迎香港回歸。“當時許多媒體對此進行了報道,提高了黑陶文化的影響力和黑陶邢的知名度。”展覽結束后,有人出價38萬元購買盛世龍瓶,被他婉拒。
2006年,山東首屆文化產業博覽會在濟南開幕。山東大嫚的形象一下觸動了邢葆東,他當即拿出相機拍下山東大嫚,并開始思考如何借助文化做文化。最后,他制作出的黑陶山東大嫚,榮獲山東省第二屆泰山文藝獎二等獎。
除此之外,國內各地舉辦的文化活動、商品展示、藝術展示,他都不敢落下。一個3天左右的展覽會,少說也得花1萬多元,這對還處于起步階段的黑陶邢而言,是不得不考慮的成本支出,但這個平臺得利用,這是宣傳,也是學習。他坦陳,藝術品非大眾消費品,不能靠做廣告的方式推廣黑陶文化,只能下慢工夫。
今年9月20日,中國首屆黑陶文化藝術節暨中國黑陶藝術精品展在日照開幕,同時,中國黑陶藝術委員會在日照成立,邢葆東當選為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為上述活動,他忙活了半年多。“一個行業的發展,需要協會組織的協調、引導和規范。”
多年的努力,使邢葆東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他逐漸成為黑陶行業的領軍人物,黑陶邢的品牌知名度也隨之大幅提升。
而將于明年5月揭牌的中國黑陶文化博物館將是邢葆東的最大“王牌”。導報記者看到,其辦公樓的大部分地方都用來儲存、展示黑陶。這些讓人震撼的不同歷史時期的黑陶器具及陶片,是邢葆東個人及同行的收藏和作品。“博物館將搭建起一個全國性的平臺。”他說,僅博物館建設就投資了500多萬元,其中的黑陶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從藝術家到企業家
已成為中國黑陶藝術大師和中國黑陶藝術委員會常務副會長的邢葆東,現在是黑陶行業的名家,從藝術家轉向企業家順理成章。
但不是所有的藝術家都能成功轉變為企業家。他告訴導報記者,目前山東有規模的黑陶企業有60多家,其中20多家在日照。有的黑陶企業經營困難時,其負責人“好幾個月吃不上肉”。
而黑陶邢在面對市場時,也走了不少彎路。邢葆東說,他嘗試過走旅游購物景點的銷售模式,但旅行社按人頭收費,一輛輛大巴把游客送過來,不管游客是否買東西,每輛車來都得給導游兩三百元錢,再加上接待等費用,企業根本承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