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漲10倍:現代瓷動輒拍出千萬身價
2012/7/2 20:18:26
大雨給這個夏天帶來幾絲涼意,正如近年冷清的拍賣市場。不過,正泰瓷社當家人杜家玲談起現代瓷卻很興奮,近幾年,現代瓷逆勢上行,價格漲了10倍,這不僅證明了她獨到的藝術眼光,更為她帶來了相當可觀的經濟回報。
所謂近現代瓷,一般指的是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后生產的瓷器作品。你能相信嗎?短短幾年時間,現代瓷的風頭已經蓋過了古瓷,動輒就能拍出千萬以上的身價了。而這其實也只是小品種藝術品投資的樣本而已,像現代瓷這種略顯神秘而又極具爆發性的小眾投資品,目前在市場上還挺多。
持幣待購中,5年漲了10倍
2007年年底,北京瀚海首次推出“國之瑰寶中國當代藝術品”專場,21件現代瓷成交18件,戴榮華的五彩“白蛇傳-斷橋”人物瓶以67.2萬元成交,在當時已是天價。這是一個瘋狂的起點。
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起,全國開設了當代陶瓷專場拍賣的拍賣公司已達10余家。成交量不斷加大,屢屢出現千萬級作品。2011年底舉行的北京保利“現當代陶瓷”專場斬獲8967萬元;中國嘉德(微博)“近現代陶瓷”專場總成交額6194萬元,與其2008年首設專場拍賣的1000萬元總成交額相比,3年時間增長了5倍多。
幾位制瓷大師的作品,更成為“香餑餑”。2010年,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松茂的“三顧茅廬”以1300萬元成交,把現代瓷拉進了“千萬元時代”。2011年,已故中國陶瓷美術大師王步的作品《青花靈禽春夏秋冬四屏》以2700萬元成交,刷新了景德鎮近當代陶瓷的成交記錄。
“瘋狂”的現代瓷不僅橫掃拍賣市場,在一級市場上同樣可圈可點。杜家玲告訴記者,目前陸如、戴榮華、李菊生等大家的作品幾乎達到了持幣待購的程度。一位藏友2007年從她手中購買了一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戴榮華的茶壺,花了2萬元,現在的市場價早已超過20萬元。而“當代青花泰斗”陸如的兩百件瓶,被一位藏友在2006年以6.5萬元的價格買走,現在價值超過50萬元。五六年時間,現代瓷的價格漲了近10倍。
市場剛起步,仍處價值洼地?
“古今中外大藏家沒有不藏瓷的。現代瓷走到今天,是市場的必然。它融合了中國的藝術元素,以陶瓷為載體展現當代繪畫藝術,將傳統文化、工藝特點和時代特征相結合,體現本土的原創性和民族性,代表了這個時代陶瓷藝術的最高水平。”杜家玲告訴記者,她開新瓷店與一位朋友有關。朋友傾其所有買了一件古瓷,自己明知東西年代不對,卻在說與不說之間左右為難。說了,怕給朋友的打擊太大;不說,則怕他越陷越深。各朝都有精品,為什么要一味追求古瓷呢?在她眼中,當代瓷不存在斷代難題,作品價值的高低顯而易見。再加上市場剛剛起步,還處于價值洼地,未來升值空間較大。
杜家玲認為,“隨著大師年齡增大,藝術巔峰時期將過,精品瓷的數量在不斷下降。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了價格,我國的陶瓷產區只有幾個,景德鎮集大成,真正的藝術家寥寥無幾,精品現代瓷更是可遇不可求。廣大藏者的購買意愿與為數不多的精品現代瓷之間的供需不平衡,推高了現代瓷的價格。”
“大師”滿天飛,跟風有風險
杜家玲告訴記者,收藏界有一條“金科玉律”:不怕買的貴,就怕買的不對。但凡收藏,都是以今日之眼光,賭未來之價值。隨著藏友心態的不斷成熟,盲目追古的人越來越少。而今日的精品現玩,就是明日的古玩、珍玩。
現代瓷依據產地、作者、器型、題材、品質分為高中低端。但有行內人士爆料,“現代陶瓷市場上,作品價格通常是按照創作者的級別來定的,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普遍在十萬元以上,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數萬元,高級工藝師則接近萬元。&r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