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藝術瓷是投資洼地
2013/11/21 23:08:26
國內收藏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如果家里面沒有幾件像樣的瓷器,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搞收藏的。“陶瓷藝術在中國是不會‘斷代’的,是薪火相傳、代代有繁榮的。現代、當代陶瓷仍然是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時至將來,現當代藝術品自然會成為古代藝術品,成為古董。所以說,現當代陶瓷若收藏得當,價值足現。”現代瓷收藏名家李衛東如是說。
現代陶瓷更具升值潛力
“以藝術陶瓷為例,如今在陶瓷收藏領域,古瓷已不再獨步天下,一些做工精美、價格較低的現代瓷越來越受到收藏愛好者追捧,成為藝術品投資新貴。”廣東省文聯黨組副書記、專職副主席曹利祥告訴記者。除了廣為人知的江西景德鎮的釉上彩瓷、湖南醴陵的釉下彩瓷外,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陶瓷古國,許多地區傳承和發展了優秀制瓷工藝:“現代瓷器的收藏范圍非常廣,不僅有前面提及的產區和瓷種,還有陜西的耀州青瓷、河南汝州的汝瓷,以及福建德化白瓷、山東淄博的刻瓷、河北唐山的骨質瓷、河北曲陽定瓷、浙江龍泉青瓷、廣東潮州描金彩瓷,以及廣州的織金彩瓷等等。收藏者對整個陶瓷行業有所認識,方能找到投資洼地!”
廣彩墻內開花墻外香
廣彩作為廣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品,雖被美譽為“外銷官窯”,但目前卻仍然處于“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尷尬境地。廣彩瓷以其色彩濃艷、構圖繁密、金碧輝煌的風格特點深受海外市場的歡迎。廣彩專家、原廣州市文物總店總經理曾波強告訴記者,“廣彩瓷創燒時間始于清康熙,專為出口而生產。廣彩在海外有著廣泛的收藏市場,許多皇室貴族的莊園都收藏了數量眾多的精美廣彩。這些精美絕倫的廣彩多為王室貴族所訂做,因此也被譽為‘外銷官窯’。但在廣彩的出生地中國,廣彩反而顯得默默無聞。在中國甚至在廣州還有相當多的人并不真正了解廣彩,只認為廣彩都是一些粗糙的外銷商品”,曾波強說:“實際上,廣彩所承載的歷史意義、藝術價值等一點都不比景德鎮彩瓷遜色!”
據了解,現時,廣彩的市場價位遠低于景德鎮彩瓷。“普通的較為粗糙的廣彩瓷幾百元就可以買到,而比較精美的早期廣彩瓷也就是幾萬元到十余萬元之間價位,普遍比景德鎮的民窯外銷瓷價位低。而頂級的清三代早期廣彩瓷(外銷官窯)最高也就是一兩百萬元,遠遠不及動輒上億元的景德鎮產官窯。”曾波強認為,廣彩瓷收藏門檻相對低,投資升值前景廣闊,目前正是廣彩“淘寶”的最佳黃金期。
潮彩創新工藝靜待蝶變
潮州彩瓷是指潮汕地區瓷器彩繪的通稱,因創始于潮州,故稱“潮彩”。“潮彩”于2009年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潮州彩瓷是清末潮州藝人運用新型顏料,結合傳統釉上彩繪藝術并融合國畫技法所創造的瓷器彩繪藝術。其特點是構圖飽滿,色彩鮮麗,層次分明,線條流暢,優美生動,格調高雅。”陶瓷市場行家、潮州禮品協會副會長曾穗鋒告訴記者,潮彩的歷史從廣義上說,是自唐宋開始的。清末民初是潮彩工藝的成熟期。“上世紀80~90年代,潮彩的出口達到頂峰,占當時廣東省陶瓷出口總量的六成以上:堆金、描金工藝的出現,令潮彩變得更加明艷照人、高雅富貴、流金溢彩,備受中東、歐美等海外客人的喜愛。然而,其后由于產業化的推行,潮彩由工藝美術陶瓷逐漸變為日用陶瓷,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曾穗鋒坦言,生產數量大,流水化作業,一度使潮彩成為粗制濫造的“代名詞”,市場也隨之失去,價格越發走低。
“過去,潮彩是低溫燒成的釉上彩工藝,放置時間久了,色彩難免被氧化、脫落。但,新研制成功的釉下彩工藝有效解決了該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