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器經典器型的淵源
2015/11/4 21:35:52
自古至今中國瓷器中瓶類占了主要的地位,前期的瓶類主要是飲用器,后來成為儲藏器和陳設觀賞器,瓷器型制賦予了瓷器美麗的名字,通過這個名字,我們可管窺其器型特點、淵源。 名稱:玉壺春
特點:撇口、細頸,圓腹,圈足。
淵源:玉壺春起源于宋代,原指一種上乘美酒,因這種美酒長盛不衰,酒瓶也逐漸為人所熟知,于是人們稱盛放這種酒的瓷瓶作玉壺春瓶。后來因其造型精美,而逐漸演化為陳設器。玉壺春瓶的基本造型是由左右兩個對稱的“S”形構成,線條優美柔和。
名稱:蒜頭瓶
特點:長頸,削肩,圓腹,圈足。
淵源:起源于明清時期的景德鎮窯,因似蒜頭而得名。
名稱:賞瓶 特點:撇口,細長頸,圓腹,圈足。
淵源:為雍正時期新創的器型,器型來源于玉壺春,主做賞瓷之用。其上常繪青花芭蕉、蓮花,包含清中晚期希望時政清廉的意愿。
名稱:梅瓶
特點:小口、短頸、豐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
淵源:“梅瓶”又叫“經瓶”,是在給皇帝講筵后,皇帝招待大家吃喝用的,當時的酒就是裝在這樣的瓶子里,所以它又叫“經瓶”。后來講筵制度廢除,梅瓶的功能發生了變化——它的口很小,文人認為這和瘦骨嶙峋的梅枝是相匹配的,插一枝梅花顯得特別雅致,所以它的新名字就叫“梅瓶”。 名稱:橄欖瓶
特點:撇口,長頸,肩、頸部內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
淵源:宋代河南登封窯創制,清代仍有燒造,瓶體似橄欖,故名。
名稱:天球瓶 特點:瓶形為小口、直頸、豐肩、假圈足、砂底微凹。
淵源:天球瓶是受西亞文化影響極深的一種瓷器造型,因圓球腹碩大,像是從天降下來似的,故名。天球瓶創燒于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景德鎮窯,永樂朝開始成為觀賞式瓶,宣德年間較為流行。 名稱:膽瓶 特點:直口,細長頸,削肩,肩以下漸碩,腹下部豐滿。
淵源:膽瓶,因器型如懸膽而得名。在宋代,膽瓶被引入佛堂齋室,成為清凈之地超凡脫俗的靈物;元代失意文人以野游冥想為樂,膽瓶孤花尤合逸士心意;明代士大夫階層日益壯大,膽瓶變成達官新貴們顯示高雅興趣及身份的標志;清代商品經濟發展,膽瓶被描金繪彩、附耳加環,成為玩物。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