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洪的心象瓷板畫
2013/11/10 9:05:34
李林洪的瓷板畫是由色彩、塊畫和排線組成的洪荒世界,充滿生命活力和藝術感染力。
李林洪的瓷板畫,區別于工藝美術陶瓷或其他繪畫形式,成為了一種獨特的、純粹的藝術樣式。
李林洪的作品近期在景德鎮“人間瓷畫”展出,在這些類似于山水畫的瓷板作品中,幾乎不描寫任何確有所指的具象景觀,也全然有別于石濤、八大、黃賓虹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不描寫自然的外表,不遵從具象描寫的法則,憑仗色、線、形的自由組合和運動,表現心靈感知的自然本質。在恍兮惚兮不甚確定的意象中,仿佛有日月的光華,山川的魂魄,云煙的夢幻,地極的律動,生命的裂變,亦有電光石火的閃爍,歲月滄桑的皺痕,更有一種隱耀其間的清遠高曠和超脫塵俗的嵐氣山光,展現了宇宙宏觀世界的莫測與玄奧。個中不乏秦漢天馬行空的精神氣度,也不失五代北宋大山大水撼人的氣勢,更有若隱若現的渺遠與空明的禪境。可以說,李林洪的陶瓷板畫具有一種開天辟地的崇高美感,是宇宙精神的完美呈現。
就媒材技法而論,李林洪運用了釉上彩的可自由發揮度和燒制方式帶來的不可預期性的奇妙結合,利用了他在油畫、水墨畫、版畫、素描乃至書法及現代繪畫的技術性語匯,如魚得水一般,為他的靈感、想象和智慧提供了極為開闊的活動空間,使他的思想、激情和技藝化作筆底的波瀾,借助對象又虛化對象,去向自己內心世界的空靈處和外部世界的深邃處追求、尋覓。他巧妙地讓釉料和水料聯姻,不擇手段地運用勾、染、點、擦、刷、拓、潑、洗、漬、撞等種種特殊技法作抽象化處理,強化畫面肌理的微妙變化和視覺效果,從而營造出一個個恣肆回蕩、動人心魄的神奇景觀,展示的是畫家“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心象世界。筆搖的天地,氣貫的日月,涌動的云海,激蕩的山川,恍若天籟的交響,把我們引往神秘、玄妙、幽遠的天際。
李林洪攝人心魄的匠心獨運顯然吸收了抽象表現主義運作的隨機性與自動性,然而他并沒有走向純視覺形式的無從探測、不可理解,也不是去抒發純系個人小天地中的私欲、孤獨、苦悶與絕望,而是以他對宇宙生命獨特的感悟,以博大的胸懷,站在自然的峰巔環視窮天極地,體味宇宙的滄桑、歷史的興衰與人生的大甘大苦。自然世界的內在精神在畫家心中激起千層波濤,自然山體在畫家筆下放射出巨大的能量,充滿著豪邁的陽剛之氣。此時,一切束縛自我的技巧、形式都不復存在,正如他自己所表述的:“它既有中國傳統書法的抽象和中國傳統繪畫的神韻,又有油畫色彩的渾厚、水彩畫的靈動、版畫黑白對比的生辣,還融入了雕塑的凝固和重量感。它既不是重復傳統,也不是歐美式的復造,而應是不同影響的一種新整合,以獨特的人性、獨特的民族風格、獨特的藝術語言和形式參與世界文化的發展。”其藝術手法非西方抽象表現主義所能囊括,也不是中國水墨寫意山水的范疇,而是把現、當代藝術的抽象、表現、觀念等手法融入中國藝術的造境與寫意之中,呈現的是一種古今相會、東西交融的混沌氣象。
他在器皿上的瓷繪同樣引人矚目。因為這些立體的器皿更有利于李林洪盡情、盡興、盡意地發揮,更有利于他進行瓷藝的多種表現手段的嘗試。無論是瓷盤還是瓷瓶,無論是陶罐還是瓷壺,都為他在山水畫、花鳥畫方面的創造才能提供了用武之地,都可以使他在青花、粉彩、新彩、顏色釉、釉上彩、釉下彩等陶瓷工藝手段的運用上得心應手、左右逢源。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