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和他的陶瓷斗牛杯
2016/7/6 12:36:54
塞雷是法國南部東比利牛斯省的一個只有7500位居民的小鎮,小鎮安靜的出奇,好像無人居住一般。由于位于比利牛斯山腳下,小鎮的空氣清涼怡人。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期,或被小鎮的恬靜吸引,或為躲避戰亂,很多著名畫家都來此逗留,畢加索便是其中之一。
小鎮最著名的是塞雷現代藝術博物館。1950年,在畢加索和馬蒂斯的支持下,塞雷現代藝術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在館中眾多收藏中,畢加索的30個陶瓷斗牛杯因其質樸的陶瓷特性成功的融入畢加索的畫作,給人以別樣的藝術感受。
很多人都熟識畢加索的立體主義畫作,但畢加索與陶瓷的淵源卻很少引起人們的注意。自從1946年,在法國南部的小鎮瓦洛里發現陶瓷這種表達他的藝術想法的介質后,畢加索留下不少陶瓷作品。
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馬拉加的畢加索,從小在耳濡目染斗牛文化。8歲時,在參加了人生的第一次奔牛后,畫下了他的第一幅關于奔牛的繪畫。自1917年起,斗牛的場景開始出現于畢加索的藝術中,并且只有最戲劇性的場景——馬上刺牛。
這30個斗牛杯創作于1953年4月12日至17日期間,后被畢加索贈予小鎮的博物館,收藏至今。杯子中空的凹形空間,給畢加索提供了很好的表現斗牛主題的空間。畢加索在這30副色泥畫作中,并沒有試圖表現場景的各個方面,他通過改變視角、取景、焦點,主導了我們欣賞的角度。這30副作品,動靜相宜,我們可以觀察到極簡畫面和細節描繪的相互交錯,斗牛的暴力場景和光影變化的相互對立。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