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石頭監獄遺址
2022/6/29 15:33:59
南石頭監獄遺址,位于海珠區南石路28號地塊,原來是廣州摩托車舊廠。一直以來,許多文獻或回憶錄記載,在海珠區南石頭村附近的廣州自行車廠(1980年代改為廣州摩托車廠)內,曾經有一座民國時期的監獄,它的前身是清代鎮南炮臺。隨著時光的推移及后續建設,這座監獄逐漸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經過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努力,清代鎮南炮臺及民國南石頭監獄的遺址在這里得以重現于世。
易西兵:南石頭監獄遺址本身所在,它實際上見證了清末炮臺到民國的監獄,到抗日戰爭時期的難民營,然后再到新中國成立以后的新生工廠,自行車廠和摩托車廠,也就是見證了廣州地區近現代的應該說比較詳細的一個發展歷史。
這一次考古發現的灰砂圍墻、部分房基和鐵炮,結合文獻記載,是清代鎮南炮臺的一部分。出土的大鐵炮鑄造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屬鎮南炮臺的遺物。
易西兵:一方面是我們發現了清末炮臺的圍墻,出了大鐵炮這重要的遺物,那么可以實證這就是清末鎮南炮臺的遺存。鎮南炮臺實際上是廣州近代城防體系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位于虎門、澳門到廣州省城后航道所在的位置,所以它扼守了廣州的后航道。那么它對我們揭示近代特別是清末以來,廣州的這種城防體系的建造,包括它的工藝,包括它整個的體系的建構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也是廣州重要的城防史跡。
民國二年(1913年),廣東省城警察廳在清代鎮南炮臺故址建立監獄,稱“懲戒場”。因臨近南石頭村,故俗稱“南石頭監獄”。1927年四一五反革命政變后,國民黨反動當局在此囚禁過數以千計的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并改稱“懲教場”。蕭楚女、熊雄、劉爾崧、鄧培、熊銳等曾被關押于此,后英勇就義。從2020年12月起,通過考古勘探和發掘,考古人員在遺址核心區域逐步揭露出了平面呈“井”字形的監獄牢房基址,可確認的監倉有132間,面積最大的10.4平方米,最小的4.3平方米。
易西兵:我們通過這種發掘,實際上就是把南石頭監獄的建筑基址基本上清理出來,就為我們做后續的研究保護和利用,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我們除了大鐵炮以外,這次發掘還出土了子彈殼、玻璃試劑瓶,還有鐵鐐等,還有一些瓷器等重要遺物,那么特別是像鐵鐐、子彈殼、玻璃試劑,我們初步判斷應該跟監獄有密切的聯系,下一步我們會邀請相關的部門對子彈殼進行鑒定,就是它的性質,它的種類,然后我們也會找合適的時候,邀請有關部門對玻璃試劑進行檢測它的成分。
易西兵:另外我們對于南石頭監獄的相關文獻進行了梳理,目前我們已經發現了曾經在南石頭監獄被關押,甚至被殺害的共產黨的革命志士400多位了,名單我們還在不斷的充實,因為我想今后隨著研究的深入,(數據)還會不斷地擴大。
每一次的考古發現,都承載廣州發展的一段歷史。南石頭監獄遺址的發掘收獲超出預期,它是廣州一處重要的紅色革命史跡,也是廣州作為英雄之城的重要物證。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