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輕松跨過億元門檻
2012/2/26 20:49:47
盡管距離2012年春晚已經過去一個月,但當晚王力宏和李云迪兩位“樂壇王子”的雙琴斗秀顯得格外有看頭。不過,你恐怕很難想象,就是臺上擔任音樂載體的一架鋼琴,其實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和投資價值。
在聚集了眾多樂器行的北京鼓樓,記者走訪了多家樂器行,其中一家專營鋼琴和小提琴的老板張民告訴記者,近年來,由于越來越多的音樂愛好者開始有意識地收藏樂器,“使得很多演奏樂器的價格也水漲船高。”
“尤其是小提琴、古琴以及古董鋼琴這樣的演奏樂器,更是由于頻頻出現在拍賣會上而備受追捧。”張民表示,不過,很多琴由于具有收藏價值所以投資門檻較高,并不是經常能夠見到。
“通常來說,經歷過時間積淀或是手工制作的琴相對更有收藏價值,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所有樂器都具有投資的意義。”張民直言,“要知道,能夠升值的部分一定會是琴本身所蘊含的意義或是大師出品的琴,而普通的琴最多就是逐年隨著成本的上升而漲價,因此,投資收藏一定要分清楚。”
Collection one
小提琴:西洋樂器收藏熱升溫
收藏價值:★★★★
收藏風險:★★★★
提到樂器收藏,讓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小提琴。沒錯,在拍賣市場上,小提琴的身影早已屢見不鮮,而屢創高價也令人咋舌。
2011年,一把由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制造大師斯特拉迪瓦里于1721年制作的小提琴拍出了98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億元)的高價,而早在1971年,這把小提琴當時的拍賣價格卻只有8.4萬英鎊。
時隔四十年,當這把小提琴再度出現在拍賣市場上,其身價已經翻了116倍,顯然,對于名貴小提琴的追捧,收藏愛好者的熱度從來不減。
不過在專業人士的眼中,小提琴之所以能夠拍出天價,并非僅是炒作,德音小提琴制作師張瑞德就表示,“決定一把小提琴價值的因素有多個,比如制琴師的名氣、制作方式、原料、存世的數量等。”像這把拍出上億元的小提琴,除了琴保存得相當完美之外,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制作者斯特拉迪瓦里,因為由他制作的小提琴目前的存世量僅有不到600把。
“這樣的著名琴師親手制作的小提琴,不管琴的聲音如何,存世量多少,都是價值連城。”而投資小提琴無疑要首選名家手工制作的琴。
而具有收藏價值的西洋樂器除了小提琴外,鋼琴近年來也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愛好者納入收藏的范疇。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唯一一架指定的演奏鋼琴,在參加2009年秋拍時,以驚人的2200萬元人民幣成交,超出原估價200%,令整個收藏市場為之一振,更多人意識到了鋼琴的投資價值。
對此,北京美嘉鋼琴城的資深銷售人員王松(微博)告訴記者,能夠拍出高價的鋼琴,往往都是出身名門、做工繁瑣且用料講究的,比如由世界著名鋼琴制造商德國漢堡施坦威公司設計裝飾的三角鋼琴,便曾在1997年的克里斯蒂拍賣行以高達120萬美元(人民幣近1000萬元)的拍賣價成交,原因很簡單,“名門之后”。
“而那些超過百年的鋼琴,其市場價格更是不比明清家具低,而且用的全是已經難覓蹤跡的木材,如象牙鍵、手工雕刻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盡管這些名貴的鋼琴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但對于鋼琴的愛好者來說,收藏,首先應該是受到琴聲的吸引,其次才是琴的價格。
2011年10月,國內最大規模的樂器拍賣會在上海拉開序幕,據悉,此次上海寶江拍賣公司的樂器拍賣會推出了108件小提琴與鋼琴,包括以意大利名琴朱瑟佩·瓜達格尼尼為代表的歐洲老提琴以及中國當代制琴名家制作的小提琴,還有一批風格各異的古董鋼琴。
而就在此前不久,上海寶江另一場專業的樂器拍賣剛剛進行,推出了87件小提琴拍品,其中絕大多數是來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