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做人人爽,欧美色在线,一个人的高清视频www,69xxxx女人,啊用力点国产嗯快在线观看,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昌南先賢——朱琰
2011/12/4 23:12:24

   
 

朱琰,字桐川,號笠亭,別號笠翁,海鹽(今屬浙江)人。生活于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清高宗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丙戌科進士,曾任直隸(今河北)阜平知縣。后為江西巡撫吳紹詩的幕僚,前后約三年之久。
    朱琰能詩善文,又是一位畫家及博古之士,著作豐富。在江西期間,特別留心景德鎮的瓷業,經考察之后,寫出了著名作品《陶說》。這部書敘述了我國陶瓷歷史,涉及從古至清代各產區的特點,介紹了各個時期陶器和瓷器的代表作品以及源流和制度,但側重于景德鎮在明、清兩代的成就。
    全書分六卷。卷一為《說今》,介紹饒州府下屬的景德鎮窯,轉錄了唐英的二十幅《陶冶圖編次》的文字,每篇文字之后,都有作者的按語。卷二為《說古》,有從原始社會黃帝冶陶的傳說到宋代各地名窯的介紹。卷三為《說明》,著重介紹明代各皇朝景德鎮窯的成就,以及有代表性的手工工藝。尤其對窯記得具體詳盡,而且與明人宋應星寫的葫蘆窯迥然有異,這就是馬蹄窯,或曰饅頭窯,如:“匣窯除龍缸大匣外,其余大小匣可燒七八十件,燒成計薪五十五扛……每窯燒缸匣六層,大樣(件)、二樣、或蓋、或圈……溜火三日夜,緊火一日夜,止火三日出窯。”“坯入窯,上下四角,周詳審視,有無疵謬,必體質完美,然后蓋匣封固起火。”龍缸窯的形狀“前寬六尺,后如前,饒(多)五寸,入身六尺,頂圓”。“青窯比缸窯略小,前寬五尺,后五尺五寸,入身四尺五寸,每座燒盤碟中樣器二百有奇,稍大者一百五十有六,大碗二十有四,尺盤三十,大壇十六七,小酒杯五六百。”“六窯之中,風火窯匠最勞,溜火一日之前細心而已,無所用力,第二日緊火之后,晝夜添薪,不使忽燼忽焰,爽涼不均,倦睡不能應機,神昏不能辨色,火有破壘走煙之失,器即有拆裂陰黃之患。”卷四為《說器·上》,介紹古代的唐虞器、周器、漢器、魏器、晉器、南北器、隋器的源流及使用制度。卷五為《說器·中》,介紹唐器、宋器、元器。卷六為《說器·下》,這一卷介紹的明器,都是明代景德鎮的代表作品,計有二百六十余種。如“壓手杯”條,引《博物要覽》語:“壓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心畫雙獅滾球,球內篆‘大明永樂年制’六字或四字,細若粒米,此為上品;鴛鴦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樣精妙,傳世可久,價亦甚高。”“按:此即瓷也,坦口折腰,手把之其口正壓手,故名。”還有對吳十九的“卵幕杯”的記載和詩文等條稱:“《居易錄》:萬歷時,浮梁昊十九所制瓷器妙極,人巧,嘗作卵幕杯,瑩白可愛,一枚才重半銖。”接著介紹昊十九的身世,文后還附他自己的詩一首:
    “龍泉兄弟知名久,甄土新裁總后塵。獨有流霞在江上,壺中高隱得詩人。”
    此書的第一次刻本是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后逐漸增多,并引起西方人的興趣,有法文節譯本、英文全譯本等。l983年,傅振倫先生為之注釋,使之通俗易懂,成為關于陶瓷重要學習的教材之一。朱琰不愧為景德鎮之先賢。
   
 

朱琰著《陶說》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