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茂的粉彩藝術
2012/1/19 21:13:29
粉彩瓷,屬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之一,始創于清代康熙年間,其藝術特色為:形象生動逼真,色彩粉潤柔和,富有立體感。
粉彩的技法多種多樣,既有簡潔洗練的寓意,又有嚴謹規整的工筆,其精細處刻畫入微,豪放處瀟灑秀逸。自古至今,粉彩瓷在國內外享有極高聲譽。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松茂是位著名陶瓷藝術家,他與手中的畫筆共度了40多個春秋,從小喜愛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尤其是篆刻和書法。l2歲時,在景德鎮隨父親學畫瓷,親聆“珠山八友”之一的劉雨岑的教誨,得益于徐仲南、田鶴仙、王大凡等前輩藝人的指點。50代已熟練地掌握了陶瓷粉彩技藝。他主攻人物,擅長山水、花鳥,風格既嚴謹清麗,工整細膩,又豪爽瀟灑,多彩多姿。他既有雄厚的藝術功底,又掌握了高超陶瓷彩繪表現技法,在發揮景德鎮傳統粉彩技藝特色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特有風格的粉彩藝術。其作品獨具一格,新穎高雅,富有濃郁裝飾情趣。這次刊登的粉彩近作充分體現了他是一位造詣很深且廣的陶瓷藝術家。
張氏在從事陶瓷美術創作的40余年生涯中,成績卓著,1951年l8歲創作的《花木蘭從軍》,就榮獲景德鎮市陶瓷美術創作甲等獎。1959年創作的《孔雀舞,荷花舞》開光玉蘭瓶,以它獨特的藝術魅力被市陶瓷館珍藏,并獲市陶瓷美術創作甲等獎。l972年創作的彩粉《九牡圖》,在全國藝術美術展覽會上獲得專家一致好評。1973年為北京飯店創作的粉彩《群牡吐艷》千件缸,1981年為市科技大樓創作了大型壁畫《百花爭艷》,1986年為世界旅游博覽會創作的大型壁畫《候鳥白鶴》《冬詠樂章》等,把明媚的春光,潔白的雪妝盡收于瓷畫之中,清新可人,生氣洋溢。他的粉彩山水畫雄厚深遠,喜用濃重的筆墨來表現漂浮的云、柔軟的雪、莽莽的森林、飛流的瀑布。1980年為北京人民大會堂江西廳創作的大型壁畫《井岡春色》,1984年為景德鎮火車站創作的大型瓷壁畫《昌江帆影》、《古閣臨風》展現出引人入勝的中國大好河山,表現了作者對自然界美的深切感覺和富有詩意的情調。
張松茂不但有豐富的創作寶貴經驗,而且在理論上有其獨到見解;1975年應浙江美術學院之聘講授粉彩技法,1974年先后去日本、美國及中國香港、澳門地區參展和考察。
他的作品多次送到國內外展出和作為國家禮品贈送國外友人。日本、美國等國家和香港、澳門地區及國內報刊雜志對他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并列入《中國美術家名人辭典》。
張松茂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陶瓷美術學會理事、景德鎮市文化藝術聯合會副主席、景德鎮市美協副主席。
由于他在陶瓷美術事業上作出了積極的貢獻,1988年輕工業部授予他“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1994年4月13日
(作者時為景德鎮陶瓷學院院長、教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